-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
* 俄罗斯核潜艇沉没北冰洋 简介: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海军正在举行秋季海军演习,“库尔斯克”号战略核潜艇也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该潜艇是1994年制造的,1995年服役,是俄海军最新的一艘战略核潜艇,它可携带24枚战略核导弹,舰员人数为107人,重14000吨。 在星期天的演习中,这艘潜艇被困在巴伦支海底。据俄海军称,这艘奥斯卡级的核潜艇没有携带任何核武器,也没有立刻沉没的危险,并且目前没有发现核泄露的迹象。该潜艇在海面以下480英尺处。 事后大约有10艘救援舰艇和战舰在失事地点进行着紧张的营救工作。但所有努力已失败,艇上共118名海军人员全部遇难。一些人在发生事故的一刹那死去,一部分人由于舱内进水而被淹死。据悉,失事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俄海军最新和最大的潜艇。 事故时间表: 12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参加北方舰队演习时发生事故,带着118名官兵沉到海底。 13日俄罗斯救援船舰抵达海难现场,开始评估库尔斯克号损害程度。 14日俄海军司令部向新闻界发布消息,但拒绝透露核潜艇发生事故的原因。 15日自莫斯科时间晚上八时开始,俄海军开始采取措施进行营救。 16日俄海军自凌晨起四次投放救援装置,企图与“库尔斯克”号进行对接,但因气候恶劣等原因均未成功。俄请求英国和挪威协助营救。 17日俄国营救工作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救难小组曾六次尝试救援,终告失败。 18日“库尔斯克”号舰首船舱因损害严重,无法再建立连接管道。俄罗斯总统普京离开黑海度假胜地雅尔塔,返回莫斯科。 19日英国救援装置“LR﹣5”微型潜艇于晚上八时到达事故现场。 20日挪威深海潜水员凌晨到达事故现场。 21日挪威潜水员打开“库尔斯克”号救生舱的内盖发现内舱已经进水,证实艇上118名乘员已无生还希望。 事故原因: 早在库尔斯克号刚刚沉没时,俄官方对造成此次悲剧的原因猜测有三种:一是库尔斯克号碰上了战争期间遗留的水雷;二是与其它水下物体相撞,如前来秘密观察俄海军演习的别国潜艇等;三是库艇在发射鱼雷时发生爆炸。 经过初步的调查后,负责这次调查工作的俄罗斯总检察长乌斯季诺夫表示,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共发生了两次爆炸,第一次是鱼雷爆炸:“库尔斯克”号核潜艇艇上人员在准备发射鱼雷时,由于易燃物质过氧化氢从鱼雷上一个微小的裂缝泄露,鱼雷装置发生爆炸。爆炸引起潜艇隔仓内温度急剧上升至2000到3000摄氏度的高温。而鱼雷爆炸又引发了第二次威力更加强大的爆炸,以至于将潜艇前部分炸得所剩无几。两次爆炸的间隔时间只有135秒,潜艇上的官兵甚至根本就来不及穿上救生衣,在6至8小时之后库尔斯克号便沉没了。 潜艇残骸: 65-76型鱼雷导致库尔斯克号沉没 65-76型鱼雷特点: 该型鱼雷使用独特的过氧化氢——煤油动力系统,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支持煤油燃烧、从而给鱼雷推进提供动力。65-76型鱼雷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泵喷推进系统的鱼雷之一,相比常规的螺旋桨推进,泵喷推进不仅更安静,而且由于喷射器被装在一个管道内,其喷出的水流更集中,对燃料的利用率相对来讲也更高。此外,65-76采用即便在今天也处于领先地位的尾流-声导双重制导方式,这种制导方式不但利用了任何舰艇都无法消除的“痕迹”——尾流来进行跟踪、拥有出色的抗干扰性和准确性,还用主动声制导作为后备制导方式,万一敌舰停车,还能继续利用声制导对敌舰进行搜索、甚至是脱靶再寻的,直至燃料耗尽或是撞上目标。据说,美国海军舰队为了应付65-76型鱼雷,曾计划在航母后安排一艘驱逐舰等舰艇,用以引开该型鱼雷的致命追踪。先进的推进技术、独特、高效的动力系统、以及恐怖的跟踪能力,赋予了65-76型鱼雷高达50节的高速和根本无法被甩掉的特性,这也促使它成为了苏/俄反舰、反航母利器之一。 缺陷: 65-76型鱼雷的动力系统虽独特、高效,但由于使用了不成熟的技术(以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和新型的设备电池),该型鱼雷的结构复杂,可靠性低下,口碑俄罗斯海军部队中出了名的差。但考虑到该型鱼雷射程远、威力大、跟踪能力极强,俄罗斯海军高层人员最终还是决定把它留下。据悉,在库尔斯克号沉没前的鱼雷装艇过程中,该型鱼雷曾出现氢气泄漏的问题——这在潜艇上是极其危险的,只要有一点火花就会引起可怕的爆炸。按规定,该批鱼雷不应被接收装艇,但布置演习任务的的人员软硬兼施的告诉艇员们,他们不是战斗出航,出海时间也不长,只不过打打靶,鱼雷发射出去就没事了。正是这种粗心马虎的作风,把库尔斯克号上118名官兵送上了不归路。 对于65-76型鱼雷导致库尔斯克号沉没,调查组有另一个说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