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施工手册3-22 幕墙工程
22 幕墙工程22. 1施工测量放线与埋件处理施工测量放线是整个幕墙施工的基础工作,直接影响着幕墙安装质量,必须对此项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测量放线的精度,消除主体结构施工出现的误差是确保幕墙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幕墙的测量目标是依据主体结构测量的基准点,测放出幕墙能够利用的点位。幕墙的测量由控制的点位分为内控法和外控法。内控法就是主体结构的控制网布置在主体结构内部并在每层楼的楼板上预留测量口。外控法就是在主体结构的外围布置控制网,一般的控制网的基准都布置在1层,同时利用两台经纬仪或全站仪进行交点定位或距离测量,定出待测点的坐标。22.1.1准备工作图纸准备经审核确认后的幕墙施工图。总包方提供基准点、高程及坐标参数,基准点可靠性及精度等级情况。测量定位控制点平面图。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熟练使用各种测量仪器,掌握其质量标准。对各种测量仪器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检定与校核。熟悉现场的基准点、控制点线的设置情况。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结构特征确定轴线基准点布置和控制网形式。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测法要科学、简洁,精度要合理相称的工作原则。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合格后请工地质量检查部门验线合格后报请监理验线,合格后再进行下步工序施工。钢尺量距进行“三差”改正;经纬仪测角进行“正倒镜”法;水准仪测高程采用附和或闭合法;采用串测或变动仪器高;全站仪测点换站检查。仪器准备仪器见表22-1。施工所需仪器表22-1编号设备名称精度指标用途1全站仪2mm+2ppm工程控制点定位校核2电子经纬仪2施工放样3? 水准仪2mm标高控制4钢尺1mm施工放样5激光经纬仪1/20000控制点聲向传递6激光垂准仪1/40000铅垂线点位传递7光电测距仪3+2ppm施工放样8对讲机5km通信联络95?7m盒尺1mm施工放样4.机具准备机具见表22-2。施工所器机具表22-2编号机具名称用途1电锤钻洞2电钻钻孔3吊坠吊线4墨斗弹线5铅笔标识6拉力器拉直钢丝线5.材料准备材料见表22-3。施工所需材料表22-3编号材料名称用途150角钢制作支座2M12X100嗥胀螺栓固定支座3钢丝线(匁?邦)_ 放线4红油漆标记2主体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流程总包基准点书面现场交接—测量与复核基准点—各控制线网设置—投射基准点—内控线弹设—外控制线布置—层间标高设置—测量结构埋件偏差—报验1.测量与复核基准点为了保证建筑总体结构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确保施工中不发生任何差错,在进人工地放线之前根据总包方提供基准点、基准线(基准点的连线)布置图,以及首层原始标高点(图22-1、图22-2),施工测量人员依据其基准点、基准线布置图,复核基准点、基准线及原始标高点。根据总包方提供的基准点及由基准线组成的控制网图上的数据,用全站仪对基准点轴线尺寸、角度进行检查校对,如复核结果与原来的基准点、基准线的差异在允许范围内,一律以原有的成果为准,不作改动;对经过多次复测,证明原有成果有误或点位有较大变动时,应报总包、监理,经审批后,才能改动。对出现的误差进行适当合理的分配,经检査确认后,填写基准线实测角度、尺寸、记录表。其依据为定位测量前,由总包提供四个相互关联的控制点和两个高程控制点,作为场区控制依据点。以高程控制点为依据,作投射点测量,将高程引测至场区内。平面控制网导线精度不低于1/10000,高程控制测量闭合差不大于iSOmm^Z:CL为附合路线长度,以“km”计)。在测设建筑物控制网时,首先要对起始依据进行复核。根据红线桩及图纸上的建筑物角点,反算出它们之间的相对关系,并进行角度、距离校测。校测允许误差:角度为±12;距离相对精度不低于1/15000。对起始高程点应用附合水准测量进行校核,高程校测闭合差不大于士lOmmV^ (?为测站数)。将相关资料致函与总包单位或监理单位及业主,由其给予确认后方可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图22-1原始基准线示意图图22-2原始基准点、标高点;55意图2.各控制网线的布置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一致,布设呈矩形。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控制点位必须作好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做好标记。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检查总包给定的基准点并根据其主体结构基准点控制网与轴线关系尺寸,结合幕墙施工图纸计算出幕墙结构控制点与轴线的关系尺寸,依据以上已知数据转换为幕墙结构控制点与主体结构基准点控制网的关系尺寸,定出方便现场施工的方格网,并弹上墨线。弹完后用全站仪或者其他测量仪器进行复核,确保轴线偏位情况满足规范要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 1499.2-2024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pdf VIP
- 【高中历史教研】李惠军:选择性必修一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言.pdf VIP
- T∕CECS 10048-2019- 绿色建材评价 预拌砂浆.pdf VIP
- 土壤地理学土壤分类.ppt VIP
- 《诡案组》(1-14卷文字全本)作者:求无欲.txt VIP
-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时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pdf VIP
- 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方案设计.docx VIP
- T∕CECS 10049-2019- 绿色建材评价 石膏装饰材料.pdf VIP
- 国际航运管理 全套课件.PPT VIP
- 应用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