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激变换器设计笔记开关电源的设计是一份非常耗时费力的
第1章 反激变换器设计笔记
开关电源的设计是一份非常耗时费力的苦差事,需要不断地修正多个设计变量,直到性能达到设计目标为止。本文step-by-step 介绍反激变换器的设计步骤,并以一个6.5W 隔离双路输出的反激变换器设计为例,主控芯片采用NCP1015。
图 1 基于NCP1015 的反激变换器
1.1 概述
基本的反激变换器原理图如图 1 所示,在需要对输入输出进行电气隔离的低功率(1W~60W)开关电源应用场合,反激变换器(Flyback Converter)是最常用的一种拓扑结构(Topology)。简单、可靠、低成本、易于实现是反激变换器突出的优点。
1.2 设计步骤
图 2 反激变换器设计步骤
接下来,参考图 2 所示的设计步骤,一步一步设计反激变换器。
1. Step1:初始化系统参数
------输入电压范围:Vinmin_AC 及Vinmax_AC
------电网频率:fline(国内为50Hz)
------输出功率:(等于各路输出功率之和)
(1)
------初步估计变换器效率:η(低压输出时,η取0.7~0.75,高压输出时,η取0.8~0.85)
根据预估效率,估算输入功率:
(2)
对多路输出,定义KL(n)为第n 路输出功率与输出总功率的比值:
(3)
单路输出时,KL(n)=1.
(范例)Step1:初始化系统参数
------输入电压范围:90~265VAC
------电网频率:fline=50Hz
------输出:
(主路)Vout1=5V,Iout1=1A;
(辅路)Vout2=15V,Iout2=0.1A
则:
------预估变换器的效率:η=0.8
则:
KL1=0.769, KL2=0.231 2. Step2:确定输入电容Cbulk
Cbulk 的取值与输入功率有关,通常,对于宽输入电压(85~265VAC),取2~3μF/W;
对窄范围输入电压(176~265VAC),取1μF/W 即可,电容充电占空比Dch 一般取0.2 即可。
图 3 Cbulk 电容充放电
一般在整流后的最小电压Vinmin_DC 处设计反激变换器,可由Cbulk 计算Vinmin_DC:
(4)
(范例)Step2:确定输入电容
------宽压输入,取2~3μF/W:Cbulk 取20μF 即可,实际设计中可采用15μF+4.7μF 的两个400V 高压电解电容并联。则:Cbulk=19.7μF。
------计算整流后最小直流电压:
3. Step3:确定最大占空比Dmax
反激变换器有两种运行模式: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和电感电流断续模式(DCM)。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相对而言,DCM 模式具有更好的开关特性,次级整流二极管零电流关断,因此不存在CCM 模式的二极管反向恢复的问题。此外,同功率等级下,由于DCM模式的变压器比CCM 模式存储的能量少,故DCM 模式的变压器尺寸更小。但是,相比较CCM 模式而言,DCM 模式使得初级电流的RMS 增大,这将会增大MOS 管的导通损耗,同时会增加次级输出电容的电流应力。因此,CCM 模式常被推荐使用在低压大电流输出的场合,DCM 模式常被推荐使用在高压 小电流输出的场合。
图 4 反激变换器
对CCM 模式反激变换器而言,输入到输出的电压增益仅仅由占空比决定。而DCM 模式反激变换器,输入到输出的电压增益是由占空比和负载条件同时决定的,这使得DCM 模式的电路设计变得更复杂。但是,如果我们在DCM 模式与CCM 模式的临界处(BCM 模式)、输入电压最低(Vinmin_DC)、满载条件下,设计DCM 模式反激变换器,就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化。于是,无论反激变换器工作于CCM 模式,还是DCM 模式,我们都可以按照CCM模式进行设计。
如图 4(b)所示,MOS 管关断时,输入电压Vin 与次级反射电压nVo 共同叠加在MOS的DS 两端。最大占空比Dmax 确定后,反射电压Vor(即nVo)、次级整流二极管承受的最大电压VD 以及MOS 管承受的最大电压Vdsmax,可由下式得到:
(5)
(6)
(7)
通过公式(5)(6)(7),可知,Dmax 取值越小,Vor 越小,进而MOS 管的应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改善hspecm电源工作波形畸变的技术途径.pdf
- 改革创新——带领图书馆进入21世纪-evergreeneducation.doc
- 改变碳源输入对蛟河红松阔叶混交林土壤呼吸的影响-应用与环境生物.pdf
- 腹式呼吸法肌肉松弛法意象松弛法练习时请留意以下要点-abusthk.pdf
- 复杂生物网络及非编码rna参与的双色网络.pdf
- 复杂电磁系统.ppt
- 复杂电磁环境测试方案120.pdf
- 复杂背景下混合畸变目标识别技术-光子学报.pdf
- 复原取向心理健康机构分院和调养服务-disabilityrightscalifornia.pdf
- 复数模在数学解题中的的应用-乐山师范学院.doc
- 机械行业:月度动态.pdf
- 人教版初中语文8年级上册第1单元单元写作指导.ppt
- Unit7Waystobehealthy单元复习课件-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pptx
- 5.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pptx
- 1.1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第2课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pptx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1.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1课时(课件2).ppt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教师用书第五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ocx
-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件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ppt
- 案例方舟音效造.pdf
- 资料课件专着迪didanosine for oral solution.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