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全身辅助治疗的选择.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腺癌术后全身辅助治疗的选择

原发性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乳腺癌(简称乳腺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 乳腺癌 Breast cancer 全称为原发性乳腺癌,起源于乳腺导管、小叶的恶性肿瘤。 2.2 乳腺癌保乳手术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乳腺肿物局部切除,根据活检结果决定是否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3.1 ER:(Receptors, Estrogen)雌激素受体 3.2 PR:(Receptors, Progesterone)孕激素受体 3.3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癌胚抗原 3.4 CA125(cancerantigen 125)肿瘤抗原125 3.5 CA153:(cancerantigen 153)肿瘤抗原153 3.6 BI-RAD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乳腺X线象BI-RADS分类 4 诊治流程图 5 诊断依据 5.1 病因 月经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初次足月产的年龄越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越大。哺乳总时间与乳腺癌危险性呈负相关。有乳腺癌家族史、高脂饮食、肥胖、外源性雌激素过多摄入可增加发生乳腺癌的危险。 5.2 高危人群 5.2.1 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 5.2.2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患者。 5.2.3 既往行胸部放疗的淋巴瘤患者。 5.3 临床表现及体征 5.3.1 乳腺肿块 为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常为无痛性,有时伴有皮肤黏连、皮肤水肿、橘皮样变,皮肤溃烂等。部分有乳头溢液,常见于发生于大导管者或导管内癌者。当病灶侵犯乳头或乳晕下区时,可引起乳头偏向肿瘤一侧、扁平、回缩、凹陷、糜烂等。 5.3.2 乳头溢液 少数乳腺癌表现为乳头溢液。多为血性溢液,可伴有或不伴有乳腺肿块。 5.3.3 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可转移至腋窝淋巴结,表现为腋窝单发或多发淋巴结肿大。而锁骨上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乳腺癌晚期症状。 5.3.4 隐匿性乳腺癌 少数病例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作为首发症状而就诊,而未找到乳腺原发灶。 5.3.5 炎性乳癌 生长迅速,临床表现为乳腺广泛发红,伴有局部皮肤水肿,局部皮肤温度可有轻度升高。本病易误诊为乳腺炎,两者鉴别要点是乳腺炎疼痛较重、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明显,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5.4 辅助检查 5.4.1 实验室检查 乳腺癌的肿瘤标记物在诊断方面均只能作参考。在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监测方面可能更有价值。常用的有CAl53、CEA、CA125等。 5.4.2 影像学检查 5.4.2.1 乳腺X线摄影 是乳腺癌影像诊断最基本的方法,可检出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癌。常规摄片体位包括双侧乳腺内外侧斜位(MLO)及头足位(CC),必要时可采取一些特殊摄影技术,包括局部加压摄影、放大摄影或局部加压放大摄影,使病灶更好地显示。不建议对35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体检未发现异常的妇女进行乳腺X线检查。美国放射学会(ACR)制定了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分类,见附录3。 5.4.2.2 乳腺超声检查 超声成像简便、经济,无辐射,可用于所有怀疑为乳腺病变的人群,是评估35岁以下妇女、青春期、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乳腺病变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可同时进行腋窝超声扫描,观察是否有肿大淋巴结。 5.4.3 细胞学及病理组织检查 5.4.3.1 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对乳头溢液作细胞学涂片检查,乳头糜烂疑为Paget氏病时可行糜烂部位的刮片或印片细胞学检查;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简便易行,应用广泛,假阳性率约为1%。针吸细胞学检查对预后无影响。活组织检查分切除和切取活检。除非肿瘤很大,一般均应作切除活检。 5.4.3.2 粗针穿刺组织学检查 可在B超、乳腺X线像引导下进行,粗针穿刺检查可获得组织学证据,并可进行ER、PR、HER-2等免疫组化检测,为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依据。建议有条件单位开展该项目,逐步取代开放活检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6 乳腺癌分类和分期 6.1 乳腺癌的分类 乳腺癌组织学分类(WHO2003) 上皮性肿瘤 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类型 8500/3 混合型癌 多形性癌 伴有破骨样巨细胞的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