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长基金结题稿
农民工子女就学中的过度流动性问题
——北京后八家村希望学校的个案研究
作者: 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00级
杜凯 王晶琦 赵端端 陈琦 张涵天
指导教师: 章铮 副教授
农民工子女就学中的过度流动性问题
——北京后八家村希望学校的个案研究
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00级
杜凯 王晶琦 赵端端 陈琦 张涵天
摘要
本文通过一个个案研究讨论了农民工子女就学中的过度流动性问题。我们选择北京后八家村希望学校分校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口述访谈、实地调查、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获取了大量第一手数据和材料,基于此分别讨论了该校学生、老师的过度流动性问题,并附带讨论了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在农民工研究大多止于宏观、政策层面的当前,该个案提供了一个微观图景。
Abstract
This essay deals with the excess mobility problem in the education of the posterity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from rural areas living in Beijing through a specific case study of Houbajia Hope School. Through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s, personal interviews, field surveys and literature study, we analyze the excess mobility problem from three aspects, which are the excess mobility of students, teachers and schools. While the majority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es focus on macro conditions and policy rationalization, this essay emphasizes on a micro view, expecting to provide first-hand and original materials in this field.
目录
1.前言:研究目的、对象的选择与研究方法………………………………4
1.1研究目的
1.2研究对象的选择
1.3研究方法
2.以往研究综述………………………………………………………………5
3.本研究的社会背景…………………………………………………………8
3.1 背景一:北京市的外来打工人口
3.2 背景二: 北京希望学校所在的后八家村及其周边环境
4.过度流动性:学生、教师、学校…………………………………………12
4.1 北京希望学校分校概况
4.2 学生流动性
4.3教师流动性
4.4 学校的不稳定因素
5. 展望和建议………………………………………………………………29
6. 附录………………………………………………………………………30
6.1老师、学生名单(2003年春季学期初)
6.2支教、调查日记
6.3相关政策法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
参考文献 ……………………………………………………………………70
致谢 …………………………………………………………………………70
作者简介 ……………………………………………………………………71
感悟与寄语 …………………………………………………………………72
指导教师简介 ………………………………………………………………73
1.前言:研究目的、对象的选择与研究方法
1.1研究目的
“农民工”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之一。户籍制度不仅导致城乡的分割,即使来到城市的农民工也被作为视为异类,被刻意忽略,城市居民大多意识到他们的存在,但没有人了解和关心他们及其子女的生存状况。在我们有力量改变不尽人意的现状之前,我们认为应该对这个城市中的“暗角”进行尽可能详尽的描述。
针对农民工这个群体面临的林林总总的问题,又有多种研究理路。从下文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以往学者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宏观层面的现状概述和政策建议方面的摇旗呐喊,缺乏细致真实的个案研究,而本课题的研究初衷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
1.2研究对象的选择
选择后八家村希望学校作为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不是偶然的。早在去年,北大北大学生实践促进协会就组织了对该学校的义务支教活动;在课题启动后,我们课题小组的成员也先后参加了支教,借此获取了该学校的第一手材料,并保持了长期的联系(从2002年11月开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