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师范生要立志当“好老师”
近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教育有不少明确的论述。2013年9月9日,习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他在信中写道: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2014年9月9日,他又亲自来到北师大,与师生代表座谈,他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2014年6月,他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提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今年5月23日,他在向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开幕致辞时又提出,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教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千万家庭的梦想和希望。现在国家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就是向全社会发出重视师范教育的强烈信号,吸引最优秀、最有才华的学生做教师,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终身做教育工作者;就是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师成为最受尊重、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可以预见,今后尊师重教、重视人才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作为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一定要增强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志存高远,刻苦自励,执着坚守,立志争当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把三尺讲坛变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主动担当起教育兴国的历史重任,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一是要注重“德”的提升。“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老师的一言一行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个人的一生要活得有意义,就是要靠他的“德”来支撑(这里的“意义”并非是活得有多么的精彩,多么的风光,多么的光彩耀眼,而是指人要对社会有所贡献)。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社会的高度进步,一些不良思想也影响到了我们教师,有的教师看到社会上的灯红酒绿,掩抑不住内心的躁动,“德”就慢慢的偏离了正确的方向,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近年来网络、报纸、电视等等新闻爆出的一些有违“师德”的报道,固然是极个别的人的行为,也是这些个别的行为给“教育”抹了黑。作为教师,首先要发扬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这是每位老师都应该有的,也是必须要有的。师范生在走上教师岗位之前,应该了解到自己所从事的这个工作的意义,要从心底对这份工作热爱。试想一下,当一位大学毕业生,带着玩世不恭的态度走上工作岗位,他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吗?当一个师范生带着“做教师只是过过渡”的态度从事教学,他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吗?2014年9月,在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上有这样一对教师夫妇,感动了在场所有人,他们就是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于是,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来到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他们长期不吃鱼肉,缝缝补补了好多次的旧衣服还舍不得扔掉,接着穿。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