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歌——《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docVIP

爱国诗歌——《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国诗歌——《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爱国诗歌——《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原文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   卢龙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芜晓不飞。   乡国近来音信断,至今犹自著寒衣。   八月霜飞柳半黄,蓬根吹断雁南翔。   陇头流水关山月,泣上龙堆望故乡。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赏析   这是一首写边庭夜警、卫戍将士奋起守土保国的小诗。描写边塞风光和边地征战的作品,在唐诗中屡见不鲜。早在盛唐时期,高适、岑参、李颀等人就以写这一方面的题材而闻名于世,形成了著名的所谓边塞诗派,以后的一些诗人也屡有创作。但这组小诗,却能在写同类生活和主题的作品中,做到语意新奇,韵格超绝(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评此组诗语),不落常套,这是值得赞叹的。   朔风吹雪透刀瘢,北地严寒,风雪凛冽,这是许多边塞诗都曾写过的,所谓九月天山风似刀(岑参),所谓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再夸张些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但总还没有风吹飞雪,雪借风势,用穿透刀瘢这样的形容使人来得印象深刻。边疆将士身经百战,留下累累瘢痕,如王昌龄所写: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其艰险痛苦情形栩栩如生;而这首小诗却写负伤过的将士仍在守戍的岗位上继续冲风冒雪,又不是单就风雪本身来描写,而是说从已有的刀瘢处透进去,加倍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辛。次句饮马长城窟更寒,是由古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化来,加一更字,以增其寒字的份量。这两句对北地的严寒做了极至的形容,为下文蓄势。   半夜火来知有敌,是说烽火夜燃,响起敌人夜袭的警报。结句一时齐保贺兰山,是这首小诗诗意所在。一时,犹言同时,无先后;齐,犹言共同,无例外,形容闻警后将士们在极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英雄气概。全诗格调急促高昂,写艰苦,是为了表现将士们的不畏艰苦;题名为怨,而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这是一首歌唱英雄主义、充满积极乐观精神的小诗。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作者简介   卢汝弼,字子谐,范阳人。景福进士。今存诗八首。(《才调集》作卢弼),登进士第,以祠部员外郎、知制诰,从昭宗迁洛。后依李克用,克用表为节度副使。其诗语言精丽清婉,辞多悲气。诗八首,皆是佳作,尤以《秋夕寓居精舍书事》和《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两首为最善。《秋夕寓居精舍书事》写秋日乡思,依情取景所取景物包括苔阶叶、满城杵、蟏蛸网、蟋蟀声等),以景衬情,写得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写边庭生活,一片悲气弥漫之中又含着雄壮,十分动人心魄。

文档评论(0)

wend11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