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人力量.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少数人力量

少数人力量 少数人的力量 2008-6-25 来源:管理@人 作者:陈晓萍 我们对以下的情景大概都不陌生:你是公司招聘委员会的成员,你们正在开会讨论一项重要人事议案,是否要聘请一位意欲从另一家公司跳槽的销售明星。这位明星是公司的一个副总推荐的,但最后是否聘用则需要通过招聘委员会的表决。你个人曾经从其它渠道了解过该明星在那家公司的表现和声誉,发现此人在原公司口碑并不理想,所以心里有点打鼓。但你从其他成员的发言发现,大家对聘用该“明星”的热情都比较高,至今还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你是选择直言还是保持沉默呢? 其实早在五十多年前,心理学家就做过类似的实验,研究个体在群体之中的行为表现。这其中最经典的要算美国心理学家阿西(Asch, 1951)的研究了。阿西的基本假设是,美国社会是一个以个体主义为导向的社会,文化中强调的是个体的独立精神,亦即不轻易受他人影响,坚持自己的主张和个性的精神。因此,如果让一个普通人和一群陌生人坐在一起,共同面对一个简单的任务,这些人彼此应该会给出独立的、正确的答案。为了检验这个假设,他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判断线条长度的任务。他先让被试者看一张图,上面画了一条线段,然后再展示一张图,上面画了三条长短不一的线段。被试者的任务是判断第二张图中的哪一条线段和第一张图中的那条线具有相同的长度。经过反复的实验,阿西发现了一个令他吃惊的结果,那就是:虽然有四分之一的被试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坚持自己的正确答案,但是仍然有四分之三的被试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起码会随波逐流一次,给出错误的答案。 如果我用这个实验的结果来预测你在会议上的行为,大概十有八九你会选择沉默。这种从众行为在中国这个强调群体和谐的社会中,尤其是面对一群你所熟悉的同事时,发生的概率通常比美国人更高。这个结果本身不足为奇。但是有意思的是,阿西在进一步对从众现象的边界条件,特别是“众口一词”的效应进行探索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相当出人意料的结果。 所谓“众口一词”效应,指的是在你发言之前越多人表述了彼此相似、但和你的观点相左的意见,那么你改变初衷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也即“众口一词”效应。阿西在后来的实验中系统地改变了这些给出错误答案的成员人数,从一个、两个、三个一直到十四个,结果发现,在所有这些成员之中,只要有一个人表达不同的意见,其他人从众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可以有十三个成员都众口一词,而只有一个成员没有附和!更有意思的是,这一个成员即使一言不发,其效果也同样显著。阿西之后的研究者也得出了同样的实验结果。和此同时,他们发现,“持不同意见者”的表态能够冲击甚至毁掉大多数人所建立的共识,从而对后来敢于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人起到极大的鼓励作用,由此显示了和从众正好相对立的效应,即“一个人的力量”。 美国有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十二个愤怒的人》(Twelve Angry Men),讲一个认为被告无罪的陪审团成员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最终说服另外十一个一致认为被告有罪的陪审团成员的故事。那个扮演“少数分子”的演员是著名的亨利。方达(简。方达的父亲),该影片在2007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作为“国宝电影”收藏。而从历史的真实事件来看,其实也不乏少数人影响多数人的案例。比如伽利略、达尔文、马克思、爱因斯坦等曾经都属于“少数人”,但正因为他们的敢言,才使他们的思想改变了多数人对事物的认知,后来终于变成主流的声音,改变历史的进程。 因此,少数人的力量不容低估。当我们发现自己是“少数人”的时候,大可不必太过紧张害怕。也许在你颤声说出你的“少数者声音”之时,却给了你后面的人更多的勇气表达自己的观点。需要切记的是,你的举动不只被他人影响,也可以影响他人。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影响和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影响应该对称,而不是一边倒,这是一个“双向过程”。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少数人的声音能够真正被多数人“听见”并得到重视呢?研究表明,有两条非常关键:(1)少数者表达的意见存在很高的内部一致性(consistency)。比方说,你觉得公司高管层对市场分析过于乐观,没有看到很多潜在的问题,而你看见了。你在第一次开会的时候提出你的疑义,所有其他人都觉得你过于悲观,和他们的视角相距甚远,因此不予理会。在第二次、第三次开会的时候你又提出同样的质疑,并予以更多的佐证,这时别人再不理睬你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小,因为你的观点一致性很强。反之,如果你发现第一次大家对你提出的问题完全不予理会,于是在第二次、第三次开会的时候提出新的意见表示你的怀疑,你影响他们的可能性就会降低。(2)少数者的姿态不能够太显固执(rigid)。比如你在开会时提出了和众不同的意见,认为公司高管对市场分析过于乐观,但别人当即对你提出的异议做出了应答,并解释了为什么他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