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众源灾害处理计划121212
桐梓县众源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2012年度)
矿 长:
总 工: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通防矿长:
机电矿长:
编 制:
2012年11月(修编)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3
第二章 矿井情况简介 4
二、矿区开发情况 5
三、矿区电源、水源、通信情况 6
四、矿井地质特征 7
五、可能发生各种事故的自然条件 14
第三章 矿井灾害事故的预防 15
第一节、各种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前的预兆 15
第二节、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19
第四章 矿井灾害处理计划 35
第一节、灾害处理组织机构 35
第二节、各类事故的抢救和处理 39
第五章 安全技术培训 44
第六章 各类事故处理程序 45
第七章 各类事故报告顺序 49
第一章 总 则
1、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安全生产,并达到防范于未然,变事故的事后处理为事故的事前预防,在矿井一旦发生各类灾害事故时,能及时有效的控制事故的扩大,迅速抢救遇害人员和矿山物资的目的。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特编制桐梓县众源煤业有限公司2011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2、该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必须向全体职工贯彻落实,所有人员必须熟悉矿井的救灾路线,每年必须至少组织一次矿井救灾演习,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改正。在每季度前15天内,矿总工程师必须根据矿井的自然条件和采掘的变动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和负责人进行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修改和补充。
第二章 矿井情况简介
一、地理概况:
1、矿井所在地理位置、交通情况
桐梓县众源煤矿位于桐梓县城南西面,平距约18km处,属桐梓县官仓镇所辖。矿区地理坐标: 东经106°40′08″~106°41′03″,北纬28°01′24″~28°01′37″。矿山有公路经官仓镇到桐梓县城,运距约30km,矿区至桐容运煤公路3km,从而进行入210国道(川黔公路)、川黔铁路、崇遵高等级公路,交通十分方便
区内地形总体上北东高,南西低,南北向及北东向山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属中、低山侵蚀、溶蚀、剥蚀山地地貌,地表河流由北东向南西迳流,汇合于赤水河之中。地形上东部高,向西为斜坡,最高点为图区北东部石合岩附近的无名小山,标高为1108.5m。
矿区地貌,。桐梓县气候总的特点是冬季长,夏季短,气候变化大,山与谷间气温、降雨相差较大。根据桐梓县气象局的统计资料,降雨量一般为1150~1200mm,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且在时空上也分布不均匀,表现为平、枯季(10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少,雨季(4月至9月)降雨量多;多年气温一般为2~26℃,夏、冬季年际气温变化较大。
矿区外围主要的地表水体有桐梓河,位于矿区西侧,在两河口交汇后向西流出图区,河流流出图区处标高为520m,是当地的最低侵蚀基准面。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烈度小于度。区域稳定性较好。采用双回路供电:矿井一回路引自官仓镇10kV变电所引入,距离8km;另一回路供电线路由燎源镇10kV变电所引入,距离10km,线路型号均为LGJ-70。矿井建成双回路电源,并签订供电协议,保证对矿井进行可靠供电。
矿区及周边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二叠系统组(P)二叠系统龙潭组(P3l)、长兴组(P3c)和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 y)。分述如下:
二叠系统组(P)该组出露于矿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
为海陆交替相沉积,灰、深灰、黄灰色泥岩、钙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夹数层灰岩、泥灰岩、燧石灰岩及煤层,底部为含硫铁矿泥岩。含煤5~8层,煤厚0.79~1.89m不等,含可采煤层三层(C1、C5、C6)。产腕足、植物化石。厚85~95m。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
长兴组以滨海相沉积为主,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 y)
该组出露于矿区T1y1):黄绿、浅绿色薄层状钙质泥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厚7~11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②玉龙山段(T1y2):上部为灰色中~厚层状微~细晶灰岩,偶见锯齿状缝合线构造。顶部为一层厚约1~2m的鲕粒灰岩;中部为浅灰、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