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与法制建设(2).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O06年 5月 社会科学家 May,2O06 (第3期,总第119期) SoCIAL SCIENTIsT (No.3,GeneralNo.119) 法【学与法制建设】 理念:和谐社会与和谐立法 秦瑞芳,李来和 (石家庄学院 政法系,河:北 石家庄 050801) 关键词:理念;和谐社会 ;文化模式;和谐立法 摘 要:在文化哲学视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动态发展理念,即认为社会应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 会系统有差异的各个部分、层面、要素,相互调节、协同、补充、客受、过渡,而产生比原来内容更丰富、更优是、更富有 生命力的社会状态的发展过程。和谐社会构建首先需要文化模式转型,这种转型的关键环节是形成新的制度文化模 式,后者的关键要素是和谐立法理念,这种理念的基本内容包括涉法主体立法参与和谐、法律制度设计和谐两方面 内容 。 中围分类号:D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06)02—0080~04 中国和谐社会运行是一动态过程 :从作为社会基 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中庸》认为,“和也者, 本状态——人们社会生活基本和谐的事实,到和谐社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阳,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理 会理论构想、治国理想,再到社会和谐程度与和谐水 念表明,有差异的事物结合,才能 “和”,才能 “以他平 平进一步提高新的事实。目前,要实现从和谐社会理 他”(协调矛盾),才会有新质产生,和谐是天道和人道 念,到人们社会生活进一步和谐现实的转化,首先涉 的根本。印度文明也推崇和谐 ,泰戈尔认为 “宇宙万有 及人的观念更新,文化模式、生存方式转变,因此,在 的基本精神是和谐与协调”。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毕 文化哲学视角探讨和谐社会理念以及相应的文化模 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和谐既体现宇宙的美 ,也是人生 式转型乃至和谐立法理念,是和谐社会构建不可或缺 美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亦主张人的自由全面和谐 的理论工作。 发展。在文化哲学视域整合和谐思想资源 ,着眼理念 及其现实化,我们认为和谐是一动态发展理念,依和 谐理念,事物整体上是多样的有差异的事物经由协 调 、过渡产生新质事物的发展过程。 文化哲学作为一种研究层面、研究视角或研究范 与和谐理念相联系,和谐社会或者社会主义和谐 式,其对象是理念及其现实化运动,即人的生存方式 社会亦是一动态发展理念,认为社会应是基于社会主 问题 ,其关注的是人的活动的文化底蕴和经由文化批 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系统有差异的各个部分、层面、要 判的文化转型。这与马克思学说基于实践之超越本性 素,相互调节、协同、补充、容受、过渡,而产生比原来 的历史性和实践性的文化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 内容更丰富、更优 良、更富有生命力的社会状态的发 的。在文化哲学视域,和谐及和谐社会有什么样的内 展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 涵?和谐社会联系着何种文化模式转型?文化模式转 经济的持续建设,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 型的关键环节是什么?其中的典型要素又是怎样的? 利益主体 日趋多元化,一方面社会矛盾逐步突出,另 是我们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 一 方面社会又形成获得更大发展的契机。和谐社会理 1.和谐及和谐社会的内涵 念的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战略的实施,表征 和谐是人类推崇的核心理念。和谐思想是中华民 着对社会现实的正视和社会新的发展契机地不失时 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周太史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 机的把握。 收稿 日期:2006—03_28 作者简介:秦瑞芳(1956一),女,河北省邯郸人,石家庄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哲学、法学研究;李来和(1949一),河北省井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