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医学研究选读.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法医学研究中国古代法医学的起源与发展巅峰时期——大宋提刑官宋慈与《洗冤录》停滞的辉煌——探寻古代法医学无法迈入现代的原因摘要:随着电视剧的热播,社会上逐渐兴起一股法医的热潮,法医学被广泛运用于公安刑事案件的破解之中,法医学在中国起步极早,在先秦时期便已经登上历史舞台,在宋代法医学得到极大的发展,宋慈更是写出法医学史上不朽的著作《洗冤录》,中国的法医技术曾经发展到令世界瞩目的高度,又因为种种原因停滞不前,随着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中国人逐渐抛弃了传统的检验方法。希望这些研究能对现代法医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意义,掀开法医神秘的面纱。关键词:法医学;刑侦;法律;古代中国古代法医学的起源与发展:法医,常常被称作是与死者对话的职业。法医学(legal medicine,forenisic medicine)主要应用医学、生物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身伤亡等医学问题的应用科学[4]。法医学的存在源于法律的需要有“这样一种手段”,为审判的进步判定提供依据,法律在逐渐完备的过程中才会来规范法医学,总的来说法医学服务于法律。在周朝时期,刑事诉讼等重大犯罪事件由大司寇掌管。司寇由军人演变而来,根据《礼记·秋官》记载,当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带有非常强的主观性。司寇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法医。在处理人命案件时,执法人员已知征求医生的意见来处理案件,《礼记·月令》中记载:“孟秋之月······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说明在先秦时期中国就有了损伤检验。春秋战国是个“礼崩乐坏”的时期,由于周王室的衰微和各诸侯国的逐渐兴起,中央集权日渐分散。各诸侯国为了谋求自身利益和发展渐渐违背了传统礼制,纷纷建立起属于自己国家的法律。自公元前536年起,郑国执政大夫子产将有关刑事的法律铸在铜鼎上向平民公开,公元前513年,晋国大夫赵鞅、荀寅也将刑事法律铸在一个铁鼎上,号称刑鼎,此后,各诸侯国纷纷公开成文法律,例如齐国《七经》,楚国《宪令》等。公元前400年前后,魏文侯命李悝主持变法,李悝参考当时已有的成文法编写了法经。成文法的公布,统一法典的编纂是春秋战国时期法律制度变革的标志性事件[1],为法医学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法医学在此时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秦国以法家思想治国,法律体系完备,1975 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秦简《封诊式》是现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法医检验鉴定书格式或样板。睡虎地第十一号秦墓中的竹简共一千一百五十五只,有关法律的有:“秦律十八种”、两百零一支,“效律”六十支,“秦律杂抄”四十二支,“法律回答”一二百一干支,“封诊式”九十八文,共计六百六十一支,占全部竹简二分之一[2]。从这些秦简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法律已经分了许多门类,法律的种类十分繁多。引用其中一段:他杀现场尸体勘验一例贼死□爰书:某亭求盗甲告曰:署中某所有贼死、结发、不知何男子一人,来告。即令令史某往诊。令史某爰书:与牢隶臣某即甲诊,男子尸要某室,南首,正偃。某头角刃□一所,背二所。皆纵头背,袤各四寸相□,广各一寸,皆舀中类斧;脑□出皆血出,被污头背及地,皆不可为广袤;它完。衣布禅裙襦各一。其襦直□者,以刃决二所,应□襦背及中袵□污血。男子西有□秦綦履一两,去男子其一奇六步,一十步;以履履男子,利焉。地坚不可知贼迹。男子壮丁,皙色,长七尺一寸,发长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男子尸所到某亭百步,到某里伍丙田舍二百步。令甲以布裙□埋男子某所,待令。以襦、履诣廷。讯甲亭人及丙,知男子何时死,闻号寇者不也?从此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死亡报告:1、本文语言描写生动,能够准确的描述吊死会出现的现象,说明作者十分富有经验,这种经验一定是从实践中获得的2、本文的层次结构分明,语言清晰,说明当时已经有类似的报告书提供范本,并且范本拥有一定的格式。近现代法医学尸体的解剖包括尸体外表检查和尸体内部的剖验。从该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法医已经具备了用肉眼直接观察进行研究的能力。除却此文之外,勘验是此书的中心内容。勘验的范围包括活体检验、首级检验、尸体检验、现场检验等[4]。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凡事力求精准,所以在秦朝法医学发展绝非偶然。在汉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这使主导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变化为实行仁政的儒家思想,虽然秦朝律法过于残酷,但是确是统治的有效工具,所以秦律的部分内容被汉朝继承。儒家学者改造后的法律强调“法自君出、王者法天的神权;德主刑辅,先教后刑;礼律融合,三纲五常,尊卑有别”[1]。主要用于维护中央集权封建统治,并且将法和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结合起来。汉朝的律书早已失传,《汉书·王莽传》载:“得冯英,使太医尚方與巧屠共刳剥之,度量五脏,以竹筳导其脉,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