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虚词].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确使用[虚词]

①、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解析:“对于”应改为“对”,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时,只能用“对”,不能用于“对于”。 7、虚词混用 ②、4月以来的多轮强降水使鄱阳湖水体面积由668平方公里扩至2370平方公里,以致极大地改善了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解析:“以致”改为“以至”,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造成某种结果,多指不良结果或者不希望出现的结局,是“以至”的误用。 ③、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逐渐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逐渐”侧重于渐进性,而“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不能渐进,只能分步进行,所以“逐渐”应改为“逐步”。 小结:虚词运用的规律 (一)虚词语法意义的特指性 一个虚词所表达的语法意义或逻辑关系往往是固定的,具有特定的指向性,忽略这种特定性,就可能错用,如: (1)事后,小琪和母亲以及单位领导再到部队表示谢意。  (2)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至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解析:(1)应该用“又”,它表示已经重复的动作,而“再”表示将要重复的动作。   (2)应该用“以致”,它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二)语序的合理性      一般说来,虚词在句中的位置,较为灵活,但由于每句意思、结构和表达重点不同,虚词的位置也会不同,但并非没有限制。以下句子就存在虚词位置不当问题。   (3)如果我把这件事不做好,怎么对得起辛勤培育我的老师呢? (4)不等大家到齐,就他一个人干起来。 解析:(3)在把、被字句中,否定词应置于“把”“被”前。 (4)副词“就”可置于主语前,也可置于主语后,置前修饰范围,置后修饰时间。这句强调时间,应把“就”放在动词“干”前。 (三)成双配套的关联性   (5)他因为违背上帝的告诫,立即变成了石人。  (6)向社会筹款,是动员群众参与建立事业新体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解决文博单位经费短缺的有效措施。 解析:例(5)逻辑关系不明,应加上“所以”,语意才明确。  (6)“又是”应改为“也是”。“是……也是”是成双配套使用。 (四)虚词运用的简洁性    有时不必用而用,造成句子啰嗦、生硬,甚至不能准确表达语意。如: (7)因为怕要下雨,所以我还是带把伞走。 (8)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    解析:(7)去掉“因为……所以”。日常生活用语,因果关系清楚,去掉虚词简洁自然。  (8)虚词滥用,应去掉“在……上”。 * —虚词 ①他对小李 很 了解。 ②他小李很了解。 (意为“他很了解小李) (意为“小李很了解他) 虚词的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使用频率却很高。它在语言中起着“经络”的作用,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虚词使用是否恰当,对整个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有很大影响. ③你是报考清华呢?或者报考北大? 此句中的连词“或者”要换成连词“还是”,“或者”用在陈述句中,“还是”用在问句中。 虚词的“个性”很强,即使是同一类的词,其意义用法接近,也仍有不同。 【考点透视】 正确使用虚词是从“正确使用词语”中分解出来的一个考点。重现率很高,是高考常考的考点之一。除了在“正确使用词语”这个考点之外,在“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和“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考点,也常常考到虚词的运用。 高考虚词考查的核心是“灵活使用”,主要考查虚词的混用、误用、滥用、搭配不当等问题。考查的重点是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几类词,其中考查最多的是连词,尤其是复句中关联词的运用。 虚词有关知识 虚词的定义: ◆虚词是指不能单独成句,意义上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虚词的种类 : ◆汉语的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六类 。 概念:经常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时间等。 ◆如:“都、只、再三、屡次、很、更、越、也、还、不、竟然、居然”等。 一、副词  副词的种类 程度副词:很,最,太,十分,非常,格外,越发 范围副词:都,只,仅,总共,一齐,一概,仅仅 时间副词:马上,立即,刚,正在,一直,渐渐,已经 频率副词:再,又,一再,再三,屡次,再次 否定副词:不,没,未,别,莫,未必 语气副词:几乎,也许,大概,果然,居然,难道 2、从造句功用看,能充当状语,而且,除极少数如“很”、“极”“万分”也可以作补语,绝大多数只能充当状语,一般不能作定语。 副词的语法特征 1、从组合能力看,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 二、 介词 概念: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 如“从、自、往、朝、在、当(方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