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

材料5: ……最严重的事件是,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兵变。这里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十月革命中,曾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l921年初,他们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在基地举事,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夺取了当地政府的权力。 【问题探究1】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你如何认识? *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标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发展落后,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2年苏联成立。 夺取政权只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怎样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经济探索之路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 你参加红军了吗?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苏俄革命诗人 杰米扬.别德内依 请思考,十月革命之后,苏俄面临着怎样的 处境?面对这些困难,苏俄如何解决?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读一读 想一想 国内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失去了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原料缺乏。工人每天只能领到50克面包有时连一点食物也得不到。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背景: ①国际: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②国内:国内武装叛乱,物质匮乏, 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材料1:因为战争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列宁 据此可以看出,实行此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战争的需要。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2、目的: (1)保证军事胜利 (2)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一切为了前线” 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分配:强制劳动, “不劳动者不得食”。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损害农民利益 公有化程度过高 不合实际 特点: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手段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进而希望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评价: 材料2: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红军终于把白军全部击溃,并把外国军队赶出俄国。 这体现了这一政策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积极作用: 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政权。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4.评价: 材料3:列宁后来承认: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4: 1919年,俄国一普特粮食价格为:国家征购价:6卢布;国家零售价:30卢布;黑市价格:200卢布 思考这一政策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消极影响: (1)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引起了农民的不满。 “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 ——《切温古尔》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国内战争结束后,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 必要性:战争威胁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最大功绩:保证了军事胜利,巩固了政权。 局限:作为非常措施,战争胜利后,这一政策不应扩大,而应立即废除。 面对着农民的反抗和水兵的叛乱,列宁开始重新思考一条新的探索之路……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请问:从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