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试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3年第4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总第98期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试析 张亚宁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 山东 曲阜273165) 摘要:为了保持霄氏察族的长盛不裹,骨圆藩十分注视家庭教育。他认为要使家道不衰,官职、财富井不是长期起作用的 稳定困素,末道要*旺,必须靠赞子弟。曾匮藩家庭教育思想的洲源深厚.一是受中国侍纯李训文化的影响;二是’r氏謇族的耕 读擘风;三是情统的懦牢思想,速也是其末雇教育思想的主要潲泺。由此,捷定了曾圊藩末雇教育思想内謇的广迁、薄刺。 关键词:霄国藩;李庭教育;思想洲泺;耕读李风 中圈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16(2003)04--0018一—03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引人注目的人物,他一生虽忙 予抨击,斥责他们“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廊庙之 于从军、从政,但对于家庭教育却一刻也未放松。对曾国藩 F,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正是由于士 的评价.特别是政治上的评价,历来有褒有贬,有扬有抑,而 旗的腐朽,最终导致了这个特权阶层的衰亡。颜之推之所 对其家庭教育却一致给予了很高的赞誉。如著名学者钱穆 以撰写《颜氏家训》一书,就是以此为教训,立为家训,使子 先生在《中国学术通义》中就这样说:“若论近人论学,能有 子孙孙引以为戒,保持自己的家庭不走这样的道路。 亲切指点者,在前清有湘乡曾氏。近人多只日曾氏仅是一 由历史经验可知,要使家道不衰,官职和财富是重要因 文学家,而实曾氏于教人作学问方面,主张义理、考据、辞 素,但却不是长期起作用的稳定因素。其中仅官场上的角 章、经济四方面兼顾,道路尽开阔,又能作人治学并重—— 逐就能引起很多家庭的暴起骤跌。成功者平步青云,失败 经师人师.不偏倚在一边。在其家书家训中,有不少方法指 者顷刻间家破人亡,一切特权和财富都随之烟消云散。真 点,虽若卑之无高论,却极亲切。”钱穆先生对曾国藩的评价 正能够持久地保持家道不衰,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子弟进 是比较中肯的。 行严格的家庭教育,教他们读书,以及修身、齐家的道理,以 曾国藩白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博通经史,自谓“学问 儒学传家。只要有了好子弟,即使在政治上、经济上失去了 各涂,皆略涉其涯”,∞他对历史上的官僚地主家庭的盛衰 特权,仍然可以做到失而复得。曾国藩对此有着很深刻的 原因看得最清楚。为了保持曾氏家庭的*旺,他十分重视 认识.他在论及家道兴衰时指出:“凡家道所“可久者,不恃 家庭教育。 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但士族门阀地主的政 众之维持。”@又说:“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 治地位却相当稳固,有些高门士族甚至可以经历若干朝代 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衣积书,总是枉 而不衰败。如颖川苟氏历曹魏而至两晋世代显赫;琊琊王 然。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曾国藩 氏.从王祥仕曹魏直到南朝灭亡,三百年间始终为士族冠 明确提出了,家庭兴旺,必须靠子弟贤才,而子弟贤否,不仅 冕。这些家庭长盛不衰的原因,一是他们凭借家世门望,世 仅取决于天性,也在于后天的教育,这就道明了曾国藩重视 代担任高官要职,政治上享有特权;二是经济上占有大量的 家庭教育的原因。 土地,享有免交租税的特权;三是儒学“各以家法教授,”∞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家庭出现过 世代以儒学传家。这样的家庭实际上是官僚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