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水与临床》军事医学科学.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章 胸膜、胸膜腔 的解剖、生理与病理 第一节  胸膜与胸膜腔的解剖生理 一 、胸 膜 胸膜是衬于胸壁 内面和覆盖于肺表面的浆膜 。可分为互 相移行 的脏、壁两层 。脏胸膜被覆在肺 的表面 ,与肺实质紧密 结合 ,并深入肺裂,又称肺胸膜;壁胸膜衬 附在胸壁 内面、纵隔 两侧和膈 的上面 。脏壁胸膜两层在肺根处互相移行,移行部 的胸膜在肺根的下方 ,最后重叠形成一条胸膜皱壁 ,称肺韧 带,连于肺与纵隔之间,对肺有保护作用。 二、胸膜  腔 脏、壁两层胸膜共 同围成密 闭的潜在性腔隙称胸膜腔,有 以下特点: 正常情况下胸膜腔是一个潜在的腔隙,脏层与壁层大 部紧密相贴,其 中仅有少量浆液,以减少呼吸时两层胸膜 的摩 擦 。临床上气胸、胸腔积液、胸腔积脓等情况都发生在胸膜腔 内,此时胸壁两层胸膜分开 ,肺被压缩而萎 陷;也可 因胸膜炎 第 2 页 症而使脏壁两层胸膜粘连,胸膜腔消失,结果肺和胸廓 的活动 大受限制。 正常生理情况下,胸膜腔是负压状态,这是肺膨胀的 一个重要 因素。病理情况下,因肺破裂或胸壁损伤发生气胸 时,胸膜腔的负压状态即消失,肺因其本身的弹性 回缩而萎 陷,结果纵隔偏 向健侧,产生呼吸困难 。 三、胸膜 的分布及胸膜隐窝 (一 )壁胸膜 依其所在部位可分为 四部分: 胸膜顶 覆盖在肺尖的上方,突出于胸廓上 口达颈根部。 肋胸膜 紧贴胸壁 内面。 膈胸膜 覆盖在 的上面 。 纵隔胸膜 衬 附在纵隔的两侧,并被肺根移行于脏胸膜,壁胸膜各部 分之间多成锐角互相移行,此移行线称为胸膜反折线。 (二 )胸膜 隐窝 在两部分胸膜反折线附近胸膜 留有潜在的间隙,称胸膜 隐窝,当吸气时肺缘也不能伸入其 内。其中较大的是肋胸膜 和膈胸膜反折处的肋膈隐窝。即在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 充满此 隐窝,此 隐窝为半环形 的间隙,在半坐位时,肋膈 隐窝 是胸膜腔 的最低部位 ,当胸膜腔积液时,液体首先积聚于此 处,为临床胸腔穿刺抽液的部位。 第 3 页 四、胸膜反折线 的体表投影 胸膜顶及胸膜前反折线基本与肺尖和肺前缘一致 。胸膜 前反折线即胸膜的前界,是肋胸膜和纵隔胸膜前缘之间的反 折线 。从左侧 自第 四肋软骨处斜 向下外,沿胸骨缘附近下降 至第六肋软骨处移行于下反折线。由于左、右胸膜前反折线 上、下两端彼此分开,因此在胸骨后面形成两个三角形间隙, 上方的为胸腺区,下方的为心包区。 胸膜下反折线即胸膜下界,是肋胸膜与膈胸膜的反折线, 两侧大致相 同。右侧起 自第六胸肋关节处,左侧起 自第六肋 软骨 ,起始后均斜 向外下方 ,在锁骨 中线处与第八肋相交,在 中线处与第十肋相交,在肩胛线处第十一肋相交,在接近正中 线处达第十二胸椎棘突的高度 。 熟悉肺和胸膜的体表投影 ,对临床上确定肺和胸膜腔的 位置关系有一定实际意义。 五、纵 隔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它又是分隔左、右胸膜腔的隔障。 纵隔的界限,前界为胸骨 ,后界为脊柱胸部,两侧 界为纵 隔胸膜 ,上方到胸廓上 口,下方至 。纵隔的后壁长于前壁, 前后径 由上 向下逐渐加大 。纵隔呈矢状位 ,并偏 向左侧 ,这是 由于心脏偏左的缘故。 纵隔可依气管、气管杈的前缘和心包后面所作的冠状面 为界,将纵隔分为前纵隔和后纵隔两部分 。前纵隔又 以胸骨 和第 四胸椎体下缘 的平面为界 ,再分上、下两部 。前纵 隔上部 包括心脏大血管的起始部、 神经和胸腺;前纵隔下部有心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