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经济文化的变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大陆经济文化的变迁

1 中國大陸經濟地理概論 1.1 中國大陸經濟文化的變遷 中國從起初一個積貧衰弱的社會主義國家 1978改革開放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日本、美國) 2010年中國GDP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1.1 中國大陸經濟文化的變遷 中國大陸自然地理環境: 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 海域面積:473萬平方公里 陸地邊界:2.28萬公里 海岸線:1.8萬公里 第一大河 第二大河 從黑龍江到廣東直線距離就高達5,000公里 2008年末中國總人口為13億2802萬人 共有55個少數民族,漢族比例為92% 首都—北京 22省 4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 5自治區(新疆、西藏、內蒙、廣西、寧夏) 2特別行政區(香港、澳門) 1946年「耕者有其田」→「合作化」 → 「人民公社」(土地又重新集中到政權手中) 1976鄧小平改革將”資本主義/全球交換/市場經濟”融入中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讓少數人先富起來」,最富有1%的家庭掌握了四成財富 1.2 中國大陸交通運輸環境 鐵路 鐵路春運:20億人次 2009年完工「武廣高鐵」號稱全世界最長最快高鐵 六次提速工程,最快可達時速350公里 高速鐵路「四縱四橫」計畫:12,000公里,將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高速鐵路系統 航空 民用機場:160座 民航年運輸量:1.92億人次 全世界最大民航機購買國 2011.7.24大陸浙江溫洲動車追撞墜橋32死210傷 D字頭「動車」列車,和G字頭的高鐵不同。 動車最高時速200公里,以原鐵路軌道改造而成。 高鐵是指時速250至300公里的列車,高鐵軌道完全新建。 1.3 電力發展 電力是現代化生活之基石,也是經濟發展之動力。 中國是全球僅次於美國之電力大國 新建核反應爐數量世界第一 保障能源安全,積極在海外購買油田 積極開發新能源、綠色能源 大幅併購海外石油僅次德國居世界第二 1.4 中國大陸經濟地理變遷 經濟發展都市化程度2010公布全球人口最稠密城市排行前20名中,中國有4個城市上榜: 1.4 中國大陸經濟地理變遷 軍事六大區轉變為經濟區域: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 「九五計畫」發展成七大經濟區 1.4 中國大陸經濟地理變遷 長江三角洲及沿江經濟區 以上海為軸心、江蘇浙江為兩翼 人口:1.7億 面積:10萬平方公里 產值:佔全國20%,全國第一 長江三角洲經濟圈是全中國最 大經濟圈 進出口總額、財政收入、消費 品零售總額均居全大陸第一。 東南沿海經濟區 範圍包括廣東、福建兩省,以珠江三角洲為主體 人口:1.3億 「更緊密經貿關係」(CEPA)簽訂後,與香港、澳門經濟高度整合 廣東省連續16年稅收居首 “深圳、珠海”兩個經濟特區 發揮”對外視窗”作用 環渤海經濟區 以北京、天津兩直轄市、河北、山東兩省、加上山西省、遼東半島與內蒙古部分區域組成 人口:2.6億 面積:112萬平方公里 首都北京居於此區 京津冀三省(北京、天津、河北) 四大優勢 1.東北亞中心 2.人才優勢 3.交通優勢 4.礦產豐富 東北經濟區 範圍: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盟市 人口:1.06億 面積:79萬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豐富 工業基礎雄厚 農業生產豐富 基礎設施完善 (境內鐵路密度居全國之首) 溝通歐亞兩大陸的”大陸橋” 大西南經濟區 範圍:包括四川、重慶、貴州、雲南、廣西、西藏和海南以及廣東西部的湛江、茂名、肇慶。 大西南經濟區可細分為長江上游經濟區、南貴昆經濟區、川滇藏香格里拉生態旅遊經濟區、藏川滇環保畜牧業經濟區,以及西南「三江」礦產資源開發區。 水電可開發資源佔全國一半 以上 資源開發程度低,交通通信 條件較差,經濟相對落後。 中部經濟區 範圍: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五省。 人口:3.13 億 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帶向西部的過渡帶。 以上海、連雲港、廣州三個 對外開放「窗口」的連接地帶。 擔負起大陸經濟開發中「承東啟西」 的橋樑和基地作用。 西北經濟區 範圍:包括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回族自治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西部盟市。 人口:1億 自然資源豐富,經濟總體水平偏低。 中國通往中亞、西亞乃至歐洲的 重要門戶。 在「西部大開發」政策下,經濟 發展已有明顯進步,但相較東部 沿海地區而言,還是相對落後。 今日的中國大陸,早已不是昔日「一窮二白」的共產主義國家,而是崛起中的新興強權。 中國大陸任何地區都可發現市場經濟的運作,只剩下少少的計畫經濟的痕跡。 中國大陸稱其經濟模式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更為貼切的描述應該是「具有官僚與社會主義色彩的市場經濟」。 * 兩岸經貿商務暨1000題庫. CNEEA 主編 前程文化 長江:6300公里(世界第三) 黃河:5464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