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锋19萧山三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苏争锋19萧山三中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并派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图为1950年9月14日,美国军舰在仁川港湾。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美军司令克拉克 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老 挝 柬埔寨 越 南 越南战争(61-75) 丘吉尔: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 项目 美国(年) 苏联(年) 原子弹 1945 1949 热核炸弹 1952 1953 洲际弹道导弹(ICBM ) 1958 1957 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 1960 1968 多弹头导弹(MRV) 1966 1968 反弹道导弹(ABM) 1972 1968 多弹头分导式导弹(MIRV) 1970 1975 远程巡航导弹 1982 1984 客观上积极影响: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不结盟运动原则和宗旨 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崛起。 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冷战双方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的竞争也客观上推动了二战后世界科技水平的提高,冷战后,许多美苏的军事科技开始用于民用领域,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如:GPS全球定位系统最初是美苏用在战斗机上的导航系统,冷战后开始广泛应用于救援、城市交通管理等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2.客观上的积极影响: ⑴双方势均力敌→ ⑵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长期共存→ ⑶促使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 ⑷军事竞争→ 三、“墙”的影响 --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1.消极影响:两强相争 → 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国际局势紧张; 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世界整体发展; 第三世界崛起; 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四、“墙”的启示 “冷战”引起国际局势紧张 社会制度差异 维护世界和平 决定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综合国力 求同存异,承认文明的多样性! 增强综合国力 一、美苏争锋 一、“墙”的由来 --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二、“墙”的修建 --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三、“墙”的影响 --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四、“墙”的启示 材料二 1993年年末,比尔?克林顿曾脱口而出地说:“啊,我想念冷战。”确实,二战后美苏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有一个美国人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只有外部的各种挑战可以使它团结起来”。“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现在看来仿佛是一种奇思异想,许多美国人在50年代和60年代把两种制度的竞赛锁定为一种显示优越性的。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受到苏联挑战的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找到了帮助那些受压制者的‘国家安全’的理由。”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冷战的后果”为主题进行论证。(9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以内) (观点)冷战既给世界造成危害,又有一定的客观积极作用。 一方面,冷战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危害: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核军备竞赛;世界处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 另一方面,冷战客观上有积极的作用;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凝聚力;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冷战为一些国家的发展提供机遇:日本、西欧得到美国的扶持和发展机遇;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巩固了政权。 冷战对美国有积极作用:促进美国内部的团结;促成了美国人登上月球;促进了美国经济制度的改革。 “墙”的故事 无形的“墙”(“美苏冷战”) “墙”的故事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二战后初期 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两极格局受冲击,世界多化趋势出现 90年代以来 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一超多强”局面出现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一战后到二战前 本专题的主要线索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初期) 二:出现多极化趋势(1950S后期 )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