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断面解剖学和医学断层影像学的常用技术六-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ppt

人体断面解剖学和医学断层影像学的常用技术六-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断面解剖学和医学断层影像学的常用技术六-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绪论 解剖教研室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的定义和特点 二、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三、人体断面解剖学与应用解剖学的关系 四、人体断面解剖学与医学断层影像解剖学的关系 五、人体断面解剖学和医学断层影像学的常用技术 六、人体断面解剖学和医学断层影像学的常用术语 七、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一、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的定义和特点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human sectional and imaging anatomy 是阐述尸体或器官不同方位的断面标本及对应的影像图的一门科学。 特点是在保持器官和结构于原位 的状态下,观察研究各方位上断面 标本和断层影像中结构的形态、位置、 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二、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发展简史 人体断面解剖学研究始于14世纪,意大利解剖学家Mondino dei Luzzi(1316)首次制作的人体断面标本。此后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Vesale、达.芬奇等解剖学家及艺术家解剖并绘制了人体断面解剖图,但由于缺乏制作断面解剖标本的技术,影响了断面解剖学的发展。 19世纪,随着荷兰解剖学家Riemer(1818)等对断面标本制作技术的完善、俄国解剖学家Nicolas Pirogoff(1852,1859)编著的断面解剖学巨作及德国科学家Braune(1872)编著的人体各部位横、矢和冠状断面解剖图谱的出版,使断面解剖学得到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超声成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及磁共振成像等医学断层影像新技术的应用,从而使为其提供形态学基础理论支撑的人体断面解剖学显得尤为重要,人体断面解剖学又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近30年,国内外学者研究并绘制了大量相关的专业图谱。国外学者松井孝嘉等(1977)、Cahill(1984)及 Lyons(1989)等编绘了人体各部位、各方位的断面解剖学图谱;Ledley(1977)、Chiu(1980)和Wegener(1983)出版了人体各部位的CT断层图谱;川原群大(1984)、Cahill(1995)及Walter(1998)等出版了断面解剖与CT、MRI影像对照图谱。 国内发展方兴未艾:1986年徐峰等编写了《人体断面解剖学图谱》;1997姜均本等编写了《人体断面解剖学彩色图谱与CT、 MRI应用》;1998年姜树学等编写了《断面解剖与MRI、CT、ECT对照图谱》;张绍祥等2004年编制了《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图谱》。 人体断面解剖学教材的创建和发展,开启了人体断面解剖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代表性的教材包括2000年和2004年姜树学等编写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人体断面解剖学》第1、2版;2004年和2006年刘树伟等编写的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断层解剖学》和研究生推荐用书《人体断层解剖学》;2009年付升旗、陈成春等编写的“十一五”规划精品课程教材《Human sectional anatomy》等。 三、人体断面解剖学与应用解剖学的关系 应用解剖学是以局部解剖学为基础,展现局部器官和结构的三维整体;人体断面解剖学是以断层标本的切面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展示的是二维的结构。每一断面均为局部下的整体的一部分。人体断面解剖学主要为医学影像专业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中提供精确的形态学定位,有其自身的研究方法和服务对象,有别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 人体断面解剖学是以人体断面标本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是以活体断层影像结构为学习和研究对象,二者的关系是“物”与“影”的关系,物是影的基础,影是诊断的依据。 四、人体断面解剖学与医学断层影像解剖学的关系 五、人体断面解剖学和医学断层影像学的常用技术 1.冷冻切片技术(cryotomy) 是人体断层标本制作的常规技术。方法是将选用的防腐固定尸体,根据标本制作要求通过X线或体表标记在尸体表面定位划线,置于平板上冷冻,最后用电动带锯或大型冰冻切片机等按划线切割制作断层标本。 2.生物塑化技术(plastination) 是选用渗透性能好的液态高分子多聚化合物单体作为塑化剂,置换组织细胞内的水分后进行聚合固化,以达到长期保存生物标本的目的。其在断面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塑化切片技术和薄片塑化技术。 3.火棉胶切片技术(collodion microtomy) 适用于切制较大的组织块,可避免纤维组织和肌组织过度硬化,有利于保持组织的原有结构,其基本步骤包括固定、水洗、脱水、浸胶、包埋和切片。 4.计算机重建三维图像(computer aide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将需三维重建的部位或器官定位后,采用尽可能薄的切片制作技术或通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