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近代海关洋员.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代海关洋员

引 言 近代中国海关是半殖民性质的、“一个非正常的机构”(赫德语)[],是一个隶属于中国政府,却由洋员控制的特殊机构。它由英国人主导并受控于西方列强,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产生诸多影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近代中国海关史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些不同的角度主要有:近代中国海关的功能和影响,海关人物,海关专门史,地方海关和海关职工斗争等。[]对于近代中国海关人物的研究,学术界将重点转移到几个有影响的人物身上,如赫德,他一直是海关人物研究的热点,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汪敬虞先生在《赫德与近代中西关系》一书中,把赫德的活动放到近代中西关系的历史大背景下,剖析了赫德利用海关广泛介入中国内政外交的历史过程,从而指出赫德的活动,完全为了满足和维护侵华列强、尤其是英国在华利益。邱克认为,赫德在引进西方先进事务方面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进步。陈诗启教授对于赫德在华活动的实际效果上,有与邱克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赫德业余外交的结果,牺牲了中国的利益,稳定了英国在华地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以上仅为评价赫德几个主流观点,其他学者亦有不同看法,这里不予赘述。除赫德外,对李泰国、安格联、金登干、贺壁理、德璀琳等重要人物,学术界均有专文论述。[]另有部分学者关注一些与海关关系密切的中国官员,如曾任税务处主管大臣的唐绍仪和主张收回关税主权的顾维钧,[]为海关人物的研究增添新的内容,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专论从海关洋员群体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近代中国海关洋员的人数不是很多,但由于其在近代中国海关的特殊地位,他们具有很大的活动能量和社会影响。[]笔者试图把近代中国海关洋员作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特殊群体来进行考察,从总体上对这一群体的产生、社会地位、行为特点、社会影响等四个方面作一粗略论述,重点分析洋员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影响,以求方家指教。 1.近代中国海关洋员的产生 1.1近代中国海关洋员产生的历史背景 近代中国海关洋员群体,是近代中国历史条件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产物,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形成,是近代中国海关洋员群体形成的制度保证。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订使清政府丧失了关税自主权。1854年,英、美、法三国领事趁上海小刀会起义,江海关停顿之际,要求清政府招募外国人“帮办”税务。1854年7月,中国第一个“洋关”江海关税务委员会成立,它是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机构。1858年,《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签订后,税务监督制度演变为外籍税务司制度。1861年,中国海关由总理衙门管理。1864年,《通商各口募用外人帮办税务章程》颁布,雇用洋员工作的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最终形成。从此,在近代中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一批“洋公务员”,近代中国海关洋员群体出现了。 1.2近代中国海关洋员的产生途径 近代中国海关雇用的洋员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产生。从洋员的录取过程来看,能够进入海关工作,足以表明其优秀。新人入关,无论何人推荐,都必须通过严格考试择优录取。应职者首先要有知名人士的推荐信,信中包括他的个人情况、求职动机和出任该职位的资历,此外还须向总税务司直接邮寄三封信,以支持他的申请。这三封信分别由应职者的校长、亲属、非亲属人员书写,用以证明应职者的才能、家庭情况和品行。然后进行严格考试。考试分为合格考试和竞争考试。考试竞争比较残酷,录取比例约为1:5[]。通过考试者要入关实习,并把试卷交给总税务司亲自审查,才能最后决定是否录用。[] 通过严格考试的办法产生的海关洋员,品格较好,才能卓越,保证了近代中国海关工作的高效率。 2.近代中国海关洋员的社会地位 2.1洋员的政治地位 在近代中国海关机构里面,主要管理人员如总税务司、税务司等,是主要掌权者,他们几乎都是洋人,中国人虽也有身居高位的,如中国海关中唯一跃居副总税务司的丁贵堂,但数量极少,华员地位相对较低。虽然海关华员的人数通常数倍于洋员,但只居于低位,从事辅助性工作。 海关贸易报告的撰写工作在近代中国海关占有重要地位,以撰写海关贸易报告的人员为例,设在上海的造册处(统计科)税务司还担负着撰写贸易报告全国总报告的任务,大多数洋员担任。这些人员一般来自英国、美国、荷兰、意大利、丹麦、挪威等国,直到1941年时,中国人叶元章担任统计处处长一职,负责过此项工作。从各地海关报告的作者署名看,洋税务司占绝大多数,即使到了民国后期,华员担任税务司的人数有所增加,个别报告由华员独立完成,但所占比例还是很小。[] 洋员大量占据海关内班与外班。内班是指处理日常公务的关员。外班的工作是管理码头和港口停泊,检查进出口货物以确定货物性质、数量和质量,看是否与商人的报单相符,防止货物秘密装卸。外班人员大多数是英国、美国和法国的海军退伍军人,有些人曾在各国商船中当过水手。[]1907年以后,中国人才充任正帮办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