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梨黑星病菌分离培养及基质探究.docVIP

简述梨黑星病菌分离培养及基质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述梨黑星病菌分离培养及基质探究

简述梨黑星病菌分离培养及基质探究   作者:钮绪燕 李丽青 赵华 顾彪 艾海江   [ 论文 关键词] 梨黑星病菌 培养基质 苦皮藤 论文代写 [论文摘要] 用18种培养基对梨黑星病菌进行分离培养结果表明,用PDA、改进PDA及PSA培养较易分离成功,在改进PDA+L′中营养生长速率最大,20℃下培养20 d菌落直径可达12 mm,并产生分生孢子。药效测定试验表明,10.0μg/mL的70%代森锰锌或5%杀菌清水剂及5.0μg/mL的植物制剂20%苦皮藤水浸液,对梨黑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有很高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100%,100%和78.71%。 梨黑星病(Venturia prinaAderh)是我国南北梨产区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和品种布局的变化,常导致梨黑星病大流行。梨黑星病不仅危害叶片、叶柄、嫩枝和果实,而且常引起叶片早期脱落、果实畸形,造成品质和产量下降,严重影响树势和梨业生产。而该菌目前分离培养较困难,人工培养下生长缓慢,对研究该菌的生理生化特点、侵染发病 规律 、室内外药效试验等带来不便。为此,作者等尝试筛选适宜于该菌分离和生长的培养基及有效的杀菌剂。 论文代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病原菌 分别采自陕西杨陵、彬县、乾县果园。   1.1.2 供试培养基 先后共试用了18种固定配方与改良配方培养基,其配方如下:(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2)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3)梨叶浸汁麦芽浸膏培养基(LY);(4)梨果浸汁麦芽浸膏培养基(LG);(5)PDA+梨果汁培养基(PDA+G);(6)甘氨酸等微量元素琼脂培养基(A);(7)PSA+梨果汁培养基(PSA+G);(8)PSA+梨块培养基(PSA+L);(9)PDA+熟梨块培养基(PDA +L′);(10)PSA+胡萝卜块培养基(PSA+H);(11)PDA+熟胡萝卜块培养基(PDA+H′);(12)木糖培养基(MD);(13)多种培养液(PB、PDB);(14)燕麦片琼脂培养基(Y);(15)V8琼脂培养基(V8);(16)麦芽膏琼脂培养基(M);(17)牛肉浸膏琼脂培养基(N);(18)琼脂培养基(Q)。其中,PB、PDB为液体培养基,其余均为固体培养基。   1.1.3 供试药剂 70%代森锰锌、5%杀菌清水剂和12.5%烯唑醇均为市售,植物制剂20%苦皮藤水浸液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研究所提供。 毕业论文   1.2 试验方法   1.2.1 病菌分离 在上述17种固体培养基上,分别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1,2]对所采病叶进行分离,每种培养基分3皿,每皿内放材料9块(单孢挑9个),于10,15,20,25,30℃5种温度下培养,选择最适温度,并将分离物进行活体定点接种。 毕业论文   1.2.2 病菌在不同基质上生长速率测定 将分离物制成φ=4 mm的菌饼,接入上述18种培养基,每处理重复3次,20℃下黑暗培养,观察菌丝生长情况。 毕业论文   1.2.3 药效测定 用孢子萌发法[1,2]测定70%代森锰锌、5%杀菌清水剂、12.5%烯唑醇、植物制剂20%苦皮藤水浸液对梨黑星病菌的抑制作用。4种药剂均设置0.625,1.25,2.5,5.0和10.0μg/mL 5个浓度,以清水为对照,置20~23℃下培养12 h。萌发百分率及抑制率 计算 公式如下: 毕业论文         论文代写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离基质筛选 各种培养基上的分离结果表明,在PDA+G、PSA、PDA、PSA+G、PSA+L、PSA+H、PDA+L′培养基上,以组织分离法可获得梨黑星病菌。单孢分离仅在PDA+G、PSA、PDA培养基上见到极少菌落,在LY、LG培养基上采用组织分离法所获病菌生长极弱,在V8、Y、M、A、LG、LY、N等其余供试培养基上病菌生长缓慢,且易被杂菌污染。将所得分离物接种于杨陵果园的梨树叶片上,15 d观察到产生的分生孢子,证明分离成功。比较5种不同的温度处理在PDA培养基上对梨黑星病菌生长的影响(表1),结果表明,梨黑星病菌分离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0~25℃,15℃以下及超过25℃时,生长缓慢。 毕业论文 论文代写    2.2 病菌在不同培养基质上的生长情况比较  培养基质比较试验结果(表2)表明,梨黑星病菌在PDA+L′上生长最快,一般20 d菌落直径可达12 mm,在PDA+H′、PSA及A上次之,G上生长最慢。由于在其余培养基上生长极为缓慢,故未再列表赘述。 毕业论文            2.3 药效测定 论文代写   表3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