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共同犯罪中身份
论共同犯罪中身份
【摘要】犯罪主体的不同身份能够对共同犯罪的性质产生影响。中外刑法通说主张的共犯从属于正犯的观点,较好地解决了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对于纯正身份犯的共同犯罪,其定罪可分为:非身份者教唆、帮助身份者的共犯关系;非身份者与身份者共同实行或组织实行的共犯关系;身份者教唆、帮助非身份者实行的共犯关系等情况进行。
【关键词】共同犯罪;身份;正犯;共犯
【英文摘要】The different status of subject of crime can affect the accusation of joint crime.The review of the accomplice accessory to the principal offender by both foreign criminal specialists and domestic ones,properly resolves adjudging for joint crime.For the condemnation of the pure identity crimes in joint crime,it Can be defin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types:the non identity defendant abetting or helping the status accused to offend,the non identity defendant offending with or organizing the status accused to commit an offence,the status accused abetting or helping the non identity defendant to offend.
【英文关键词】joint crime;status;principal offender;joint offenders
一、问题之提出
我国刑法分则条文中规定的犯罪类型都是以单独犯罪形式出现的,其中大量是由一定特殊主体才能构成的身份犯,如贪污罪中的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罪中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这些罪在单独犯罪的情况下,因主体要件不符,非身份人无论如何不能构成身份犯。但司法实践中,非身份者与身份者相互勾结犯罪的现象大量存在。如何处理这些没有身份的人与有身份的人的共同犯罪,就是共犯和身份的问题。但是,我国刑法总则中对身份之共同犯罪的处理原则没有规定,司法实务部门对这类共同犯罪的定罪处罚可谓千姿百态。有的认定为共同身份犯罪,有的分别定罪,还有的定为非身份共犯。因为立法的缺位和司法的乱象,理论研究就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使得该论题成为近年来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
二、身份·身份犯
“身份”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身份,也作身分:(1)指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资格。(2)身价。也指受人尊重的地位。(3)人在特定的环境、场合或事件中所处的地位。(4)方言。质地;质量。”至于“身份”与“身分”的关系,学者研究认为,自古以来只有“身分”一词,而没有“身份”这一写法。只是近现代以来,才有人把“身分”写作“身份”,后来因为权威字典、词典等因素的作用,“身份”的写法才流行起来。{1}17可见,“身份”与“身分”通假,可以通用,是一个词意的两种写法。从一般意义上讲,身份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出身、地位和资格。
我国刑法中虽然有大量身份性条文,但没有明确的“身份”概念及涵义。但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中则有明确的规定。例如,《日本刑法》第65条中的“身份”;《德国刑法典》第28条的“特别的个人本身要素”;我国台湾地区“刑法典”第31条的“身份或其他特定关系”,等等。日本刑法学者对何谓身份都按照判例,认为刑法上的身份,不仅限于男女的性别、本国人和外国人的差别、亲属关系、公务员的资格等,而是指凡是和一定犯罪行为有关的人身关系的特殊地位或状态。刑法,将所有由于行为人的特征而对犯罪的成立以及刑罚的轻重产生影响的情况,都作为身份。{2}335、{3}183、{4}93、{5}335在这种广义定义之下,判例甚至将“营利目的”也纳入到身份范围之内。只是理论上对此点仍有争议而未成定论。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对身份则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在广义上理解身份,谓之为“犯人一身所具有之资格、地位或状态”;有的在较广意义上理解身份,认为身份“指专属于犯人所具有之特定资格及人身关系”;更有学者在狭义上理解身份,称之为“行为人所具有之特定资格”。台湾实务界从严格的实用主义立场出发,区分身份关系和其他特定关系,认为身份指行为人本身所具有之特定资格。有由于自然关系者,如性别;有由于血缘关系者,如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仲裁协议对未签字当事人效力-李楠.doc
- 论仲裁保全程序中诉讼谦抑.doc
- 论仲裁协议对未签字当事人效力.doc
- 论仲裁及第三人.doc
- 论仲裁员责任法理分析.doc
- 论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制度完善.doc
- 论仲裁裁决既判力.doc
- 论价格决策听证私人实施机制.doc
- 论企业名称性质及及商标权冲突.doc
- 论企业商业秘密法律保护问题.doc
- 高等职业院校网上评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技术融合与应用创新.docx
- 京津城际客运专线CFG桩复合地基施工与沉降特性深度剖析.docx
-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英语试题(原卷版).docx
- 精品解析:山东省东营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英语试题(原卷版).docx
- 地缘政治视角下中俄油气合作的政治风险与应对策略研究.docx
- 复合平面波超声:脑胶质瘤成像的革新与探索.docx
- 探寻水泥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创新模式:现状、挑战与突破.docx
- 本钢球团矿链篦机-回转窑热工系统:诊断、分析与优化策略.docx
- 精品解析: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英语试题(原卷版).docx
- 胜坨油田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与堵调技术政策优化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