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胁迫下香樟幼苗生理生长变化及对铅富集特征.docVIP

铅胁迫下香樟幼苗生理生长变化及对铅富集特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铅胁迫下香樟幼苗生理生长变化及对铅富集特征

铅胁迫下香樟幼苗生理生长变化及对铅富集特征  摘要:选取香樟幼苗为试验对象,在土壤中添加5个不同浓度的铅(Pb)进行盆载,测量了香樟幼苗生物量等8个生理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土壤Pb浓度的升高,香樟幼苗生物量、株高、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随之降低,SOD、POD、CAT、MDA随之升高。土壤Pb浓度与香樟幼苗生长生理指标间存在极显著的回归关系。根是香樟幼苗对铅最主要的分布部位。土壤中Pb浓度为1 045 mg/kg是重要的临界值,当土壤Pb浓度高于1 045 mg/kg时,香樟幼苗不能正常生长,不能保持最高的转移系数,不能最有效改良土壤。  关键词:铅(Pb);香樟幼苗;土壤污染;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富集特征  中图分类号: Q945.7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242-03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铅(Pb)污染日益严重,铅通过食物链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极大伤害。铅污染土壤的治理和修复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传统的铅污染治理成本高,不但影响土壤结构,而且治理面积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利用植物对铅的吸收富集能力进行铅污染治理的植物修复技术成本低、对环境破坏小、能够进行大面积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3]。采用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由于生物量低、生长缓慢、易受杂草竞争性威胁等原因导致实际应用受到限制[4-5]。国内外相继开展了木本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木本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生物量大,生长周期长,根系、茎、枝、叶面积较大,吸收积累重金属能力强,不参与食物链循环等优点[6-8]。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属樟科樟属常绿木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材用和特种经济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也是各地园林栽培中应用极为普遍的绿化树种之一,在少数地区用于尾矿的植被恢复。本试验利用香樟作为植物修复的备选植物,初步研究土壤中添加不同含量Pb对香樟幼苗生理生长的影响以及Pb在香樟幼苗体内的富集分布规律,旨在为利用木本植物进行环境修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4年4月上旬取南阳师范学院校园花房温室内20 cm高、长势一致的5月龄香樟幼苗作为材料,用自来水、纯水多次冲洗幼苗。Pb胁迫处理:在高约50 cm、直径30 cm的塑料桶中装10 kg干土(黄棕壤土,pH值为6.5,Pb本底含量为45 mg/kg,取自河南省南阳市郊区农田土壤),根据干土质量及GB 15618”200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结合当地重金属高度污染区的实际情况[9],按照大跨度、多梯度、高污染的原则,向土壤中添加纯Pb2+[用Pb(CH3COOH)2·3H2O配制,AR],在包含土壤本底Pb含量的基础上,分别设置:45(1组,对照组)、545(2组)、1 045(3组)、2 045(4组)、3 045 mg/kg(5组)5个Pb胁迫处理,平衡1周。将香樟幼苗栽植于5个Pb浓度处理土壤中,每桶5株,待植株成活后每桶保留3株并移出室外(其余幼苗回埋桶内土壤中)。将试验桶放置于南阳师范学院花房内。晴天接受自然光照,雨天于遮雨棚内避雨,每周补充1次纯水,确保土壤湿度基本保持在适宜水分条件下,每处理重复3次。50 d后测定香樟幼苗各项生理指标。9月下旬起苗,测定各处理下香樟生物量以及根、茎、叶各部位Pb含量。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于当年9月下旬起苗,分别用自来水冲洗根、茎、叶,再用蒸馏水冲洗3遍,沥去水分,120 ℃下烘至恒质量,各部分干质量之和即为单株生物量,求平均值。香樟幼苗植株起苗后,立即用直尺测量植株高度,求平均值。采用浸提法[10]测定叶绿素含量。采用TPS-1便携式光合仪(英国PP Systems公司)测定净光合速率(Pn):幼苗在Pb污染土壤中生长50 d后,于每天10:00左右测定中上部未受害正常叶片的Pn,连续测定3 d,每处理重复测定5张叶片,求平均值。幼苗在Pb污染土壤中生长50 d后采集叶片,测定各项生理指标:采用高锰酸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氮蓝四唑(NBT)光还原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10-11]。起苗后分别用自来水冲洗香樟根、茎、叶,再用蒸馏水冲洗 3 遍,沥去水分,120 ℃下烘至恒质量。将烘干后的植物磨碎,过筛(筛孔直径为 1.4 mm),每种样品称取 0.2 g,加HNO3-H2O2(4 ∶ 1)消化、定容、保存,用AAS-4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Pb含量。  1.3 统计处理  对不同组别不同指标进行方差分析。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将5个试验组分为三大污染类别:无污染、轻度污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