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自然学习奈米科技以自组装观念制造新材料.PDFVIP

从大自然学习奈米科技以自组装观念制造新材料.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大自然学习奈米科技以自组装观念制造新材料

中央研究院週報 第 1142 期 知識㆝㆞ 從大自然學習奈米科技:以自組裝觀念製造新材料 羅左財研究助理、呂光烈研究員(化學研究所) 師法自然的奈米技術―自組裝 人類製造器物的工藝,近半世紀來有重大進步,從真空管、電晶體、積體電路,乃至奈米元件,越來越精細。 傳統的材料製造,講究設備和工具,例如完成一件雕塑品,先從大的粗材下手,再逐步細修成產品。而金屬或塑 膠等產品,需製模生產,模具越精密,產品越細緻。這種製造產品的觀念可稱作「由上而下的方法」(top-down approach )。 -7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線寬尺寸愈形細小,達 10 公尺(0.1 微米)等級,生產技術已相當複雜。當元件製 -9 造要求達奈米(10 公尺)尺寸時,由於微小物質的性質需遵循量子法則,使得由上而下的製造方式遇到越來越大 的困難。1,2 奈米科技的發展提供了製備微小元件的契機,經過幾年的努力,多種物理或化學的奈米級製備法逐漸被發展出 來,其中一種可行的方式叫 “ 自組裝” (self-assembly ),乃是以原子、分子為小單位,經自我組裝,有序排列形成化 合物、薄膜或新材料。這樣的製備方式在觀念上和傳統的工藝不同,是「由小而大」、「由下而上」的方法。 自組裝藉由分子與分子間的弱交互作用力(如氫鍵等),經由相互的分子辨識選擇而互補結合,而使分子依序 排列組合成特定的結構,展現一定的性質。然而,看似簡單的自組裝過程,欲加以調控使分子依人的期望組裝排列, 卻有極大的困難。一方面是分子有序排列對反應環境的變化極為靈敏,因而自組裝調控的變數太多,另一方面是人 類在自組裝這方面研究經驗不多,累積的知識還不夠豐富。因此,欲有所突破,有必要從已存在的成功例子,重新 學習找尋靈感。 大自然的生命體,無論動物、植物或微生物,豐富而多變。大自然從小分子的聚集、排列、組裝,形成有功能 性、有生命,甚至有智慧的生物,常在溫和條件下完成。當人們回歸自然,省思自然,了解生命體由小分子自組裝 形成的事實,體會這種能自我控制、自行發生的組裝過程之奧妙。3a 例如 DNA 的複製,其精密、準確、有效的程 度令人讚嘆!雖然人類對生命體和生命現象的了解仍屬有限,但如果我們從大自然學習,模仿生物運作的技術,藉 3b 由自組裝的概念,精準微調小分子自組裝排列,則可發展出各種有用的新材料。 是以本研究室近年致力發展自組 裝合成法,謹舉下列三例說明。4 自組裝合成孔洞配位聚合物 孔洞材料在催化、氣體儲存、分子辨識、離子交換等方面有相當多的應用價值。近十年來,以金屬離子和適當 的有機配子反應形成的孔洞性「金屬–有機配位聚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 ),因結構易調控、穩定性佳,對 小分子具選擇性吸附等優點,有很高的應用前景。 自組裝合成的概念如同堆積木,鋪地磚一般,依建材的形狀依次堆疊組裝。其精髓在於分子能否依設計者的期 望相互辨識,自動朝向較安定的狀態組合成特定的結構。產物結構可藉由陽離子配位類型的不同或有機配子幾何形 狀及官能基的改變進行控制。 我們曾設計一個具有高熱穩定性的化合物[CdII(bpdc)·H O] (H2bpdc = 2,2’-bipyridyl-4,4’-dicarboxylic acid) ,平面 2 n 型的配子可在三個方向同時與金屬離子配位鍵結,如鋪地磚一般,以金屬離子為節點(nodes ),以有機配子為連接 器(linkers ),組裝形成二維平面的格子狀結構,層與層間又以金屬簇鏈相互接在一起,建構成穩定的三維結構(圖 4c 一),水分子可自由進出其一維的孔道系統。 中央研究院週報 第 1142 期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