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中国出土墓志·上海卷》释文刊误
《新中国出土墓志·上海卷》释文刊误摘 要: 出土墓志作为研究古代语言文字、社会风俗、历史事件等的第一手材料,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其释文作为研究墓志内容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出土墓志数量繁多,释文中文字难免有些讹误,给研究者带来不少麻烦。本文试以《新中国出土墓志·上海卷》收录墓志为研究对象,对其释文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希望在刊误的基础上对墓志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 墓志 上海 释文 刊误
《新中国出土墓志·上海卷》(下文皆简称为《墓志》)收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地区出土的历代墓志共199方,其中北魏1方,唐7方,宋20方,元9方,明131方,清24方,民国4方,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收录了新出墓志拓片,附有说明;下册是相应的释录文字。“录文采用通用繁体汉字,并加标点。其中异体字径改录为通行字,假借字及现在仍通行的简体字照录原文,缺字用□表示。”[1]由于碑志文字书体多样,且碑文多有漫漶之处,释录文字还存在许多讹误之处。本文采用上册拓片与下册释文相比对的方法,对释录文字加以校读。对于一些俗字,参考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和字典词典等工具书,逐一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因碑文漫漶不清而录错或空缺的文字,根据原碑拓片以及文意,并参考一些典故知识,进行仔细判定。此外,还通过墓志互证,尽量避免校对过程中造成新的讹误。本文凡引用《墓志》之处,直接在文后标明页码。
一、释文文字讹误例
1.《墓志》下册二五《南宋故孺人郑氏(妙静)墓志》释文:“结发七禩,既变迅倐,定数莫逃,痛割心膂。”(17页)
按:“倐”字为“倏”之俗字,依文例,当改为“倏”字。《说文·犬部》:“倏,从犬,攸声。”“倐”字本从犬,文字书写讹变为从火。《字汇·人部》:“倐,俗倏字。”《汉语大字典》:“倐,同倏。”故释文当返录“倐”为正字“倏”。
2.《墓志》下册二八《南宋故府君上舍陆公(垚叟)圹志》释文:“意者先君生平受用,皆自道学诸君子言语中得之。”(18页)
按:“语”字误,据原碑拓片,当为“话”字。概“言话”多做动词,故录者致斯误。实际上古籍中“言话”亦可做名词,如《太平广记》卷二“相手板庾道敏”:“宋山阳王休祐屡以言话忤颜。”
3.《墓志》下册三五《大元故孺人钦察台氏(守真荣)之墓志》释文:“葬日薄,未能请铭,故叙梗概纳诸圹。”(23页)
按:“故”字误,据原碑拓片,当为“姑”字,另据上下文文意,此处可解释为“姑且叙述其梗概”。如为“故”字则文意不通。
4.《墓志》下册三七《元璜谿处士吕公(良佐)圹志》释文:“曾、高□上皆好义,急人之患,远近乡□姓其里曰□□。”(24页)
按:“近”字误,据原碑拓片,当为“迩”字。二者义同形近,故校录者误录。“远迩”连文古籍中亦常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尊卑贵贱,不踰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辟隐,专务肃庄。”《三国志· 蜀书·马超传》:“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元史·成宗纪》:“乃诚,以辅台德,布告远迩,咸使闻之。”
5.《墓志》下册四一《明吴淞江守御所千户施武略室宜人鍾氏之墓志》释文:“未笄,明州卫百户施承信为长男求聘焉,亲迎过门,既长毕姻。”(27页)
按:“聘”字误,据原碑拓片,当为“娉”字,“求娉”为古代婚礼“六礼”之一,即男方请媒人问女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说文·女部》:“娉,问也。”段玉裁注:“凡娉女及聘问之礼,古皆用此字。娉者,专词也;聘者,泛词也。”《荀子·富国》:“婚姻娉内,送逆无礼。”《史记·滑稽列传》:“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后汉书·袁术传》:“乃遣使以窃号告吕布,并为子娉布女。”《魏书·韩子熙传》:“先是,子熙与弟娉王氏为妻,姑之女也。”《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王有妹,年二十,才悟明敏,诸国交娉,並不许。”《南史·张率传》:“(率)有父时妓数十人,其善讴者有色貌,邑子仪曹郎顾珖之求娉。”
6.《墓志》下册四五《明故松崖处士梅公(彝)圹志铭》释文:“……恸哭将欲无生,请雷状其群行来徵铭。”(30页)
按:“雷”字误。原碑拓片为“● ”,当为“靈”字。从“靈”字到“● ”,可能是先简化为“霝”,再省写为“● ”。“靈”的俗字中,经常“雨”旁中两点简写为一点,如“● ”、“● ”、“● ”等,“● ”字应该是“靈”字上半部省写两点,下部省略偏旁“巫”和“□”而产生的俗字。校录者不辨俗字而误。同篇中还有两处出现“● ”字,释文都应当改为“靈”字。
7.《墓志》下册四五《明故松崖处士梅公(彝)圹志铭》释文:“既固既藏,永利后崑也。”(30页)
按:“崑”字误。据原碑拓片此处当为“昆”字,《汉语大词典》:“后昆,后代,后嗣。明无名氏《玉环记·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