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在过去的文献中台湾周遭海域长时间尺度下的海平面上升.DOC

研究目的在过去的文献中台湾周遭海域长时间尺度下的海平面上升.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目的在过去的文献中台湾周遭海域长时间尺度下的海平面上升

研究目的文獻探討(SCS,見圖一)海平面以大於全球平均速率上升。Wang (1998)估計二十世紀中國沿岸的海平面上升速率約為每年2~3公厘。由於過度抽取地下水和過度使用河口三角洲、沿岸低漥地區造成極快速的海平面上升。天津與上海(SH,見圖一)分別有每年24.5~5.0公厘與6.5~11.0公厘的海平面上升速率。Li et al. (2002)與Qi (2007)使用衛星資料分析南海近十幾年的海平面上升。發現南海在2000年以前,海平面以非常快的速率上升(~10公厘/每年),但在2001~2005年間,海平面高度以每年11.8公厘的速度下降。研究認為上層海溫的變化、區域性海平面高度的不對稱分佈是南海海平面高度變化的主要原因。 Levitus et al. (2000) 指出過去五十年深度300至1000公尺的上層海洋熱容量伴隨著海洋溫度持續上升,並在2005進一步的估計海洋熱容量(the global ocean heat content)在1955~1998年間增加14.5×1023焦耳。海洋(0~3000公尺深)在同一段時期增加了0.037oC,上層海洋(0~300公尺深)增加了0.171oC。海洋的熱膨脹很可能是這段時期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Cabanes et al. (2001) 使用0~500公尺深的海洋熱膨脹量來估計1993~20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1±0.4公厘/年,非常接近衛星觀測的3.2±0.2公厘/年。使用同樣的估計方式計算1955~1996年的海平面上升速率為0.5±0.05公厘/年。Antonov et al. (2002) 建議使用淡水注入量來解釋剩餘的海平面上升量。在1957~1994年海洋平均鹽度下降(等同於淡水增加)所造成的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為1.3±0.5公厘/年。 研究方法平均海平面永久服務中心 表一、驗潮儀測站資料 圖一、驗潮儀測站分佈圖 圖二、衛星資料分佈圖 衛星資料來源為The Radar Altimeter Database System (RADS)所提供的海平面高度資料庫。其中數據由ERS、T/P和GEOSAT等衛星資料經過交叉比對與標準化所得。圖二為所使用的衛星資料區域(A-E),虛線為衛星行進路線。由於1990年以前衛星探測技術尚未成熟,1990年以後的衛星資料才能使用。本研究使用衛星資料為1993至2007年間每月的區域平均海平面高度。衛星資料因為時間不長為輔助作用,用以確認及比對近15年的驗潮儀資料。 結果與討論El Ni?o)出現下降。 圖三、驗潮儀測站(HK、KS、XM、PH)海平面相對高度數據與趨勢 圖四、驗潮儀測站(KL、KM、NH、NS)海平面相對高度數據與趨勢 圖五、各驗潮儀測站LOESS之第一階微分(海平面高度變化率) 圖六為1993~2007台灣附近海域各區域衛星資料(區域分佈請參考圖二)。紅色點虛線為線性趨勢;綠色實線為LOESS非線性趨勢;藍色虛線為使用十八個月滑動平均濾波器之結果。區域A中之黑色實線為太平洋14oC以上海溫距平(anomaly)變化量(Palmer et al., 2007; /hadgoa/)的十八個月滑動平均。區域A~F的海平面高度在1993~2007皆為上升並與驗潮儀資料相符。除了區域F海平面高度非線性變化過大,線性迴歸分析所得的海平面上升速率較低(0.92公厘/年),無法確切的描繪當地海平面高度變化。 圖六、區域A-E衛星海平面高度數據與趨勢 區域B與區域C位於台灣以東且位置相近,時間序列表現也非常相似(相關係數=0.95)。區域B與C海平面上升速率在1997~1998年之間達到最大值,接著上升速率下降。其它區域也有類似的現象(提早或延遲出現),與驗潮儀觀測資料表現相符。區域A之海平面高度非線性變化(綠色實線)比太平洋海溫資料(黑色實線)延遲一年,相關係數高達0.91。其它區域在延遲一年的條件下,相關係數亦大於0.86。顯示海平面高度與海洋熱容量(the global ocean heat content)有著密切的關係。 為了進一步的比較驗潮儀資料與衛星資料,圖七並列高雄測站(KS)驗潮儀資料與距離最近的區域E(接近南海)衛星資料的時間序列。ALT為衛星資料,TG為高雄測站資料;MV與LOESS分別代表使用18個月滑動平均濾波器與LOESS分析的結果。黑色實線為南海0~300公尺深海溫積分之距平(anomaly)變化量。 圖七、高雄測站與E區域衛星資料比較 ALT與TG在2001年達到最大值後,持續下降直到2005年回升。表現與文獻探討中提及之南海海平面變化特徵相符合。除了1997~1998聖嬰年間以外ALT和T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