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概论第9套复习卷.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信概论第9套复习卷

2010-2011-2《通信概论6》考试题 (适用班级:10级网络技术班) 本卷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为 1.5 小时 出题教师:姒茂新 考试形式:集中 班级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30分) 1. 使用同一载频的普通对讲机问询属于( )通信方式。 A.全双工 B.半双工 C.单工 D.哪个也不是 2. 振幅的计量单位通常是( )。 A.米m B.赫兹Hz C.伏特、安培或瓦 D.微秒 3. 定义域内的任意时刻没有确定的值,因而无法用确定的时间函数来描述,需用( )的方法描述。 A.概率统计 B.微分几何 C.神精网络 D.卷积数据 4. 利用( )的数字转移概率,可以方便地计算数字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的差错情况。 A.有线信道 B.编码信道 C.数字信道 D.狭义信道 5. 频谱是描述信号( )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图。 A.特性 B.强度 C.振幅 D.傅里叶变化 6. 能够实现信息传输的一切( )和传输媒质的集合称为通信系统。 A.技术设备 B.交换机 C.路由器 D.连接处理器 7. 一个M进制码元携带( )的信息量。 A.log2M bit B.M bit C.2 bit D.4 bit 8. 地波指频率较低(大约( )以下)的电磁波。 A.1MHz B.2MHz C.3MHz D.4MHz 9. 信号是能够反映或表示信息的传输( )。 A.消息 B.载体 C.元素 D.电磁场 10. 在计算信号的带宽时,用( )。 A.振幅-频率图 B.相位-频率图 C.频率-相位图 D.频率-振幅图 11. ( )是信道中的噪声及分散在通信系统的集中表示。 A.干扰信号 B.自由空间 C.噪声 D.噪声源 12. 扩频技术在实现抗干扰和( )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A.保密性 B.防误码 C.正确性 D.安全性 13. 微波中继具有在自由空间沿( )传播的特点。 A.曲线 B.弧线 C.直线 D.电离层 14. 在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是( )。 A.信号 B.数据 C.码元 D.信息 15. 当引入( )之后,傅里叶变换对周期函数和非周期函数都适应。 A.傅里叶变换 B.频域方法 C.时域方法 D.冲激函数 16. 正弦信号的一般表达式为 s(t)=Asin(ωt+θ) 其中,A为信号的最大振幅;ω为信号的角频率;θ为信号的初始相位。角频率和频率的关系为:( ) A.ω=πf B.ω=2πf C.ω=3πf D.ω=4πf 17. 多路复用和( )是把不同特性或不同信源的信号进行合成,以便共享通信资源。 A.频谱 B.信道编码 C.数字调制 D.多址接入 18. 每秒钟完成的循环次数是( )。 A.周期 B.频率 C.正弦波 D.振幅 19. 视线传播,其频率高于( )的电磁波将穿透电离层,不能被反射回来。 A.2-30MHz B.大于30MHz C.大于40MHz D.大于60MHz 20. ( )可以通过无线信道传输。 A.基带信号 B.摸拟信号 C.数字信号 D.带通信号 21. 信源的作用是通过( )把消息转换成为原始电信号。 A.传真机 B.计算机 C.电传打印机 D.传感器 22. 信号频谱是指它所包含的( )的集合。 A.所有相位分量 B.所有角频率分量 C.所有振幅分量 D.所有频率分量 23. 在一条物理线路上传输多路话音的多路载波电话系统,其中每路电话信号的频带限制在( )Hz,为留有防护频带,每路电话信号取( )Hz作为标准带宽。 A.300-3400 8K B.0-6M 4K C.300-3400 4K D.0-6M 8K 24. 按照数据代码传输的( ),可以分为并行和串行传输。 A.时序 B.方向 C.时间 D.强度 25. 信号的特性可以从( )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描述。 A.时域和频域 B.时域和方波 C.时域和时间 D.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 26. 同步是保证数字通信系统有序、准确、( )工作的前提条件。 A.可扩 B.可靠 C.安全 D.可信 27. 无线广播在长途传输中,采用(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