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墓葬文所见社会文化现象.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吐鲁番墓葬文所见社会文化现象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1 期 第 75-93 頁 2000 年 11 月 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吐魯番墓葬文物所見社會文化現象 林聰明* 摘 要 吐魯番阿斯塔那與哈拉和卓兩處墓葬區,出土豐富的文物,包含文書、墓志、 紡織品、木雕及陶器等,反映了當時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思想意識和經濟型態, 可據以考知古代新疆地區漢胡交融的社會文化現象, 以及絲路貿易的繁榮史實。 關鍵詞 :吐魯番、墓葬、文物、絲路 *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副教授 76 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 1 期 壹、前言 1 自漢代絲綢之路開通以後,總體而言,河西地區 正是由中國前往中亞、歐 洲的重要通道。而吐魯番地區2 ,位處新疆東部,乃是從河西走廊前往西域的門 戶,居東西交通樞紐,古來即為新疆的重要軍事、政治、文化及經濟中心所在。 吐魯番地區先後經過車師人、漢族人、維吾爾族人等族群的開發建設,自古 以來有過不同的稱呼,像「姑師」、「車師」、「高昌」、「西州」、「火州」、「吐魯番」 等。在歷史上,城郭之國的「車師王國」,以及後來的地方政權,如「高昌王國」、 「高昌回鶻王國」,經常與中原保持密切聯繫。 由於歷代吐魯番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活動相當頻繁,不論官吏、行商、 軍民各階層,往來的人數眾多,因此遺留了豐富的文物。二十世紀初葉起,此一 地區歷經考古發掘,出土了數量眾多、內容繁雜的古代文獻,大別之,有高昌古 3 4 5 6 代城址 、墓葬遺跡 、出土文物 、石窟藝術等四類,證明其發展的歷史相當悠 久。這些歷代文物的發現與整裡,使得中古時期中國西北的歷史、政治、軍事、 法律、經濟、宗教、藝術、教育,以及社會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研究,開拓了新領 域。 單就吐魯番墓葬區而言,大多分佈在高昌故城北邊的阿斯塔那和哈拉和卓兩 地,以及交河故城附近7 。墓葬的形制,則因時代不同而有差異,隨葬器物亦不 8 9 盡相同 。經過三次較大規模的發掘 ,出土大量十六國至唐代中期文物,包括文 1 河西地區的範圍,或泛指甘肅、寧夏、青海一帶,或指河西走廊與湟水流域,但兩者皆在黃河 以西之地,此即「河西」一詞的由來。 2 吐魯番地區包括今新疆吐魯番市、鄯善縣和托克遜縣。 3 吐魯番的古代城址,以麴氏高昌王國時期為最多。據《舊唐書.高昌傳》所載,侯君集滅高昌, 「下共有三郡五縣二十二城」, ,已可見其繁盛。依據近代考古調查,唐太宗貞觀年間滅高昌 時,實際有四郡十三縣九城,另加王都,共計二十七城。 4 吐魯番地區存留大量的墓葬,歷年來經中外考古學者發掘的不下五百座,其時代包含自晉至 唐,連貫五、六百年。 5 吐魯番墓葬內出土的文物,數量龐大,種類多端,約而言之,可分為隨葬器物與寫本文書二大 類。隨葬的器物多數為陶器和木器,係日用品類,有些則為僅具形式的明器;另有墓磚、金銀 幣、紙製品、紡織品等。寫本文書的種類有二:一為隨葬衣物疏,一為殉葬紙製品。 6 石窟寺院為佛教徒修身養性、坐禪修練的場所。據《魏書.高昌傳》,一直到回鶻高昌時期, 佛教依然盛行於高昌地區,故吐魯番盆地成為西北石窟寺院的重要集中地,主要有柏孜克里克 千佛洞、吐峪溝千佛洞、勝金口千佛洞及雅爾湖石窟寺院等。 7 參見〈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北區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60 年6 期;〈吐魯番縣阿斯塔那- 哈拉和卓古墓群清理簡報〉 ,《文物》1972 年1 期、1973 年10 期;〈1973 年吐魯番阿斯塔那古 墓群發掘簡報〉,《文物》1975 年7 期;〈吐魯番哈拉和卓古墓群發掘簡報〉,《文物》1978 年6 期。 8 大型墓通常前有斜坡墓道,隨葬物有各類木器、陶器、絲織品、錢幣等;小型墓都是豎穴,隨 葬物不多。 9 吐魯番墓葬區的發掘,首次為 1911 年至1922 年,日本大谷探檢隊在阿斯塔那和哈拉和卓兩個 古墓區,進行發掘工作。第二次為 1915 年,英國斯坦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