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公开课 实用详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望海潮 公开课 实用详案

《望海潮》教学设计 陈春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3、学习诗词中铺陈、点染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与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学习诗中铺陈、点染的表现手法。 三、学习方法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反复诵读,感悟体会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 柳耆卿与孙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而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见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 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与赏识。 朗读课文 先自读课文,再请一位学生朗读,抓住特点点评,进行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 ②上片首句朗读在“繁华”处升调且顿为下文蓄势,写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③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要平与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 悟 请找出能体现词人写作意图的一个字。——夸 请结合上下阕分析词人各“夸”什么?为什么“夸”?——上片夸钱塘,形胜、繁华;下片夸西湖,清嘉。 (四)赏:请结合词中语句赏析本词,谈谈“夸”的效果。 引导学生读透全词并有重点的进行鉴赏(从推敲词语、分析意象、描述意境、体会感情与鉴赏表现手法引导学生鉴赏) 1、 鉴赏钱塘的景象 赏析表现繁华的句子 繁华是全词的总纲,词的上片哪些句子写了杭州的繁华?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珠玑(珠玉宝石)、罗绮(绫罗绸缎)是财富的象征,这里并不是少数人拥有,而是市列,户盈,家家户户都有,市上到处陈列着珠宝, 家家穿戴都是绫罗绸缎,而且人们竞相夸耀奢侈豪华,可看出词人所表现的重点是突出物质的丰厚。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垂柳含烟,薄雾如纱,彩桥似画,人烟阜盛,千门万户门帘轻摆,怡然安详。这是对杭州城的一个全景描绘,表现了杭州城街巷河道的富丽。“烟柳画桥”就是如烟的杨柳,雕画的桥梁。而一个“烟”字描写出朦胧之美。“内帘翠幕”描写居民的住宅的雅致。“翠”是绿颜色的意思。“翠幕”与“烟柳”所描绘的境界与谐,表明了城市的生气与活力。“参差十万人家。”“参差”为大约、差不多之义。这一句表明人家很多,数以万计,从而表明城市人气很旺,十分繁庶。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尽显雅致之气,最能体现柳永的婉约词风。 赏析表现形胜的句子 江南山温水暖,风景秀丽,有着独特的柔美,与北方刚健雄浑之气有不同。但钱塘虽是江南城市,却并不缺少阳刚之气,请看: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读)点评:要有气势 本句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征? 树、堤、涛、浪、江 云树------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怒涛------汹涌的钱塘潮水,可见其澎湃与浩荡。“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卷”字, 又状波涛汹涌之势。 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可见柳永也能用豪气。此句的气势不下于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也不下于苏轼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读) 这些描写主要抓住了景物,这又体现了钱塘的什么特点? ——形胜 此词流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 罗大经《鹤林玉露》 金主完颜亮,柳永的《望海潮》词曾经感动过他,激起他的“狼子野心”,他在《南征至维扬望江左》中投鞭言志:“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2、鉴赏西湖的景象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中景色) ——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