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个钱钟书及故事
六个钱钟书的故事 段 新 网名:duanxinxyz 摘 要 本ppt讲述了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的六个故事:1.清华读书创造纪录;2.是谁先认识我妈妈;3.在牛棚里写成巨著;4.日演讲自喻土包子;5.实事求是做人准则;6.报义助高调还人情。 目 录 1.清华读书创造纪录/4 2.是谁先认识我妈妈/6 3.在牛棚里写成巨著/8 4.日演讲自喻土包子/10 5.实事求是做人准则/12 6.报义助高调还人情/14 1.清华读书创造纪录 高分高能者大有人在。比如化学家侯德榜院士,当年考清华12门功课1200分满分,但他的动手能力也很强,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从读私塾到考入唐山路矿学堂。每次考试,他的成绩都是全班第一。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钱钟书在清华读书时,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纪录”:读书数量第一、发表文章第一、考试成绩第一…… 连学识渊博、中西融通的国学大师吴宓也盛赞他“ 出类拔萃、卓尔不群,可与一代宗师陈寅恪比肩”。钱钟书28岁时被破格聘为外文系教授,这在清华园也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对高考状元不可一概否定。 1.清华读书创造纪录 点评: 考查一个人的真才实学,主要标尺是看他能不能做到活读书,能不能活学活用书本知识来解开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各种难题。 2.是谁先认识我妈妈 钱钟书的女儿圆圆,两年不见,不认识爸爸了。有一天,她看见钱钟书带回行李放在妈妈杨绛的床边,很不放心,猜疑着监视着。 一会儿,圆圆对钱钟书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钱钟书被逗乐了,笑着说:”我倒问问你,是你先认识妈妈,还是我先认识?“圆圆说:“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下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才认识的。” 钱钟书顿时哑口无言。 2.是谁先认识我妈妈 点评: 这是一则家庭小幽默故事。天真活泼的圆圆爱妈妈,遇到“生人”——爸爸处处提防。对是谁先认识妈妈的回答:“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下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才认识的。”虽然令人啼笑皆非,但也颇有几分道理。 难怪爸爸会为聪明睿智的女儿,惊讶得“哑口无言”了。 3.在牛棚里写成巨著 1966年“文革”爆发, 钱钟书被当作 “资产阶级权威”“牛鬼蛇神”关进了牛棚。每天,他被一个女清洁工监督着扫地、刷厕所。然而钱钟书没有说一句抱怨的话。因为他知道,此刻的抱怨会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他只要一有时间就会从怀里掏出一本书聚精会神地看起来。书籍构筑了钱钟书的精神国度,他享受神思徜徉在书籍里的快乐,这种快乐让他忽略了处境的艰难。他曾对杨绛说:住牛棚不怕,吃苦也不怕,只要有书就好。 在艰苦的牛棚岁月里,钱钟书执著忘我地投入到艺术研究里,终于完成了他最重要的学术著作《管锥编》,这部在牛棚里写成的巨著,直到现在都是先秦文学研究的典范。 3.在牛棚里写成巨著 点评: 我们崇敬钱钟书先生,不仅推崇他的文学造诣,更敬仰他的人生境界。他懂得什么时候该放下什么,什么时候该拿起么。他不在意物质上的增陨,不在意名利上的得失,甚至不在意人情的冷暖,因此,即使身处牛棚也不觉困苦;他在意的是他的书籍,在意的是他的创作,因此,有书有笔的地方,就是他的自在乐园。 艰苦卓绝的环境没能阻挡钱钟书求知的渴望,没有让他放弃自己的追求,历经磨难,终成大师。钱钟书先生非凡的艺术成就,与他坦然自在的心态和坚守信念的意志息息相关。 4.日演讲自喻土包子 1980年11月28日,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教授恳谈会上,钱钟书作了个演讲。他在演讲一开头就自谦道:“到日本来讲学呀,即使不必浑身是胆,也需要有斗大的胆。因为你们日本是汉学很发达的国家,你们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面对你们这样的日本汉学同行,我心里是惴惴不安的。” 紧接着,他又给大家讲了个意大利笑话:“有个生在穷乡僻壤的土包子,一天正在路上走着,忽然下起小雨来,他凑巧拿了一根木棍子和一块方布,于是他急中生智,用木棍顶住方布,遮住头顶,回到家后居然没有被淋成落汤鸡。高兴得意之余,觉得自己应该把这一发明公诸于世。他听说城里有个‘发明专利局‘,就兴冲冲地拿棍和布赶到城里,到发明专利局去报告和演示自己的发明创造。专利局的工作人员听他说明来意,哈哈大笑,拿出一把雨伞,让他看个仔细。” 故事讲完,众人相视而笑,气氛顿时轻松不少。 4.日演讲自喻土包子 点评: 钱钟书先生被学界视为“文化昆仑”,在汉学方面的造诣更是很少有人可以企及,但他却在演讲中自喻为孤陋寡闻的“土包子”。 如此幽默的自谦不仅活跃了现场气氛,更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为演讲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5.实事求是做人准则 1985年冬,香港记者、女作家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一向拒绝媒体采访的钱钟书破例接受了林湄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