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古典文学研究的文献.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古典文学研究的文献

第一節:传统纸质文獻的检索和利用 一、古典文献检索的工具书 1、索引 2、目录 3、辞书 第一節:传统纸质文獻的检索和利用 一、书名检索 1、 丛书检索 2、 单书检索:善本书目、断代书目、专科书目 3、 题记检索 4、 篇目检索:专书索引、群书索引、专题索引 第一節:传统纸质文獻的检索和利用 二、人名检索 1.传记著作检索 2.传记资料检索 3.人物别名字号检索 第一節:传统纸质文獻的检索和利用 三、地名检索 四、字词句检索 五、纸质文献检索注意事项 第二節:电子文献的检索和利用 一、光盘数据库 1、《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2、《四部丛刊》电子版 3、《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第4版 4、《国学宝典》V8.0版 第二節:电子文献的检索和利用 二、网络数据库 1、古籍书目检索网络数据库 2、古籍全文检索网络数据库 3、古籍全文浏览网络数据库 三、电子文献检索的注意事项 第三節:古文獻輯佚的基本方法 三、佚文獻的搜輯 1、佚文檢索的辦法 ①、盲檢法 ②、直檢法 ③、擴展法 ④、機檢法 2、佚文查閱的方法 ①、一次定成法 ②、簽注法 ③、索引法 第三節:古文獻輯佚的基本方法 四、輯佚的种类 1、編輯性的輯佚 2、輯存性的輯佚 3、輯復性的輯佚 4、輯證性的輯佚 5、輯增性的輯佚 6、輯合性的輯佚 主要为三类: 一、辑亡佚之书; 二、补辑亡佚之篇之部分; 三、为编别集或总集等而辑文; 第四節:古文獻中的偽書 偽書是指那些作者不真、年代不實以及內容假造的古典文獻。 一、偽書存在的幾種現象 (1) 有偽作于前代而世率知之者; (2) 有偽作于近代而世反惑之者; (3) 有掇古人之事而偽者; (4) 有挟古人之文而偽者; (5) 有传古人之名而偽者; (6) 有蹈古书之名而偽者; (7) 有惮于自名而偽者; (8) 有耻于自名而偽者; (9) 有袭取于人而偽者; (10) 有假重于人而偽者; (11) 有恶其人,偽以祸之者; (12) 有恶其人,偽以诬之者; (13) 有本非伪,人托之而伪者; (14) 有书本伪,人补之而益伪者; (15) 有伪而非伪者; (16) 有非伪而曰伪者; (17) 有非伪而实伪者; (18) 有当时知其伪而后世弗传者; (19) 有当时记其伪而后世弗悟者; (20) 有本无撰人,后人因近似而伪托者; (21) 有本有撰人,后人因亡逸而伪题者; (明代胡應麟將歷代偽書現象歸納為21種) 第四節:古文獻中的偽書 偽書是指那些作者不真、年代不實以及內容假造的古典文獻。 二、偽書產生的原因 1、 尚古觀念而產生偽書 《易卦》托名伏羲,《本草》托名神農,《內經》托名黃帝,《周禮》托名周公。 2、 文獻亡佚而產生偽書 東晉梅賾傳出《古文尚書》,明代范欽刊印《竹書紀年》 3、 政治相爭而產生偽書 唐代牛李黨爭,原提牛僧儒撰《周秦行紀》實為李德裕門人所為。 4、 學術相爭而產生偽書 王肅偽造《孔子家語》 5、 偽署作者而產生偽書 6、 好事妄為而產生偽書 明代豐坊偽造《子貢詩說》 第五節:古文獻的辨偽 一、辨偽及其意義 1、 何謂辨偽 文献学所讲的辨伪是狭义的辨伪,主要是辨识古典文献的真伪,其任务是认定图书文献的真实作者,年代,体现其原本的文献归属,而考证认定图书文献形成的真实年代则是文献辨伪的核心内容。 2、辨別偽書的意義 清代辨伪名家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有云:造伪书者,古今代出其人,故伪书滋多于世。学者于此,真伪莫辨,而尚可谓之读书乎!是必取而明辨之,此读书第一义也。 梁启超所讲“辨伪及考证年代之必要”,举述史迹,思想,文学三个方面的10小类例证,反复说明古籍不辨真伪所造成的研究恶果。前人对古书辨伪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多有论述,今概括起来大致有四; 一、是不辨古籍之真伪无法确定文献的价值。 二、是不辨真伪无益于古籍的整理。 三、是不辨真伪无法编篡史书。 四、是不辨真伪无法认识学术源流。 第五節:古文獻的辨偽 二、辨偽的方法 1、 前人對辨偽方法的總結 (1)朱熹所说:“熹窃谓生于今世而读古人之书,所以能辨其真伪者,一则以其义理之当否而知之,二则以其左验之异同而质之。未有舍此两途,而能真正臆度悬断之者也。” 第五節:古文獻的辨偽 二、辨偽的方法 1、 前人對辨偽方法的總結 (2)胡應麟《四部正訛》系統總結辨偽“八法” ①、核之《七略》以觀其源 ②、核之群志以觀其緒 ③、核之并世之言以觀其稱 ④、核之異世之言以觀其述 ⑤、核之文以觀其體 ⑥、核之事以觀其時 ⑦、核之撰者以觀其托 ⑧、核之傳者以觀其人 第五節:古文獻的辨偽 二、辨偽的方法 2、 今人對辨偽方法的總結 ①、從目錄文獻入手,考察古籍文獻的流傳以辨真偽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