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二、鸦片战火再燃 (一)原因 1、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 清政府拒绝“修约” 3、战争的性质 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侵略战争) 香港问题 英法美等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它们在阶段的侵华特点是以武力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并签订有利于列强的通商贸易条款为主; 而沙俄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具有浓厚军事封建残余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侵华特点是以掠夺土地为主。 (一)原因: 1、根本原因:日本的扩张政策。 战争中各阶层的表现 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避战 爱国军民:不畏强暴 坚决抵御外侮 左宝贵 邓世昌 (四)结果及原因 结果: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原因: 1、根本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自保,妥协退让; 装备落后,军纪败坏,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2、客观原因:日本准备充分,蓄谋已久。 (五)《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什么是资本输出? 含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资本家或垄断集团为了获得高额利润或利息对国外进行的投资或贷款。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 手段:开设工厂、借贷、开设银行、开采矿山、修筑铁路等 危害: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大量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劳动力,占领中国市场,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马关条约》开设工厂的规定充分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要求,标志着列强对华的侵略进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的新阶段 四、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一)义和团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民族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1900年,俄、德、法、美、日、奥、意、英,以义和团运动损害他们的在华利益为由,开始了又一次侵华战争。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思考: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1、原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2、过程 1)爆发 A 时间:1900年 B 参与国家: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3、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1)时间:1901年9月 2)签订的对方国家:八国加上比、荷、西 近代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怎样? 继续:从原因、目的、从性质上看都 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为了侵略权益。 扩大:从国家上看由一国扩大为两国,从时间上看更长,从结果 侵略者获得了更多的市场和权益。 请思考: 三、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思考与讨论:背景 19世纪末,中日两国发生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时代背景(1)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特点:垄断,资本输出) (2)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大连 旅顺 甲午战争可分为哪两个阶段?主要战役有哪些?每个战役的结果怎样? 结 果 主要战役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阶段 1894年7月—9月 1894年10月-1895年4月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朝鲜全境沦陷,战火烧到中国境内 主力尚存,但拱手让掉黄海制海权 日军占领旅顺和大连,日军进行旅顺大屠杀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三)主要战役 掀起瓜分狂潮 甲午战争的结果怎样?为什么? 时间:1895年4月 地点:日本马关 双方代表:伊藤博文和李鸿章 允设厂 开四口 赔二亿 割三地 影响和危害 内容 项目 《马关条约》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军费2亿两 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使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未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2、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为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1896年 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强占台湾 领土被割的悲愤和爱国之情 “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确实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 ——温家宝总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 《望大陆》——于右任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