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读准字音 消逝 课堂练习 一、拼音小关卡。看拼音,写词语。 肖邦离开祖国的那几天,华沙bào fā( )了反抗沙俄的起义,当他听到起义失败的消息后,悲愤欲绝,他把全部的精力都qīng zhù( )在音乐创作中,完全没有了时间的gài niàn( ),导致fèi jié hé( )病复发,客死异乡。 二、给下列词语中画线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 听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文章以肖邦爱国为感情线索,以肖邦和祖国的关系展开叙述。 祖国沦陷--告别祖国--思念祖国--难舍祖国 中心思想 课文讲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爱。 学习第二部分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中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1.“特殊礼物”指( ) 2.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学习第三部分 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 读第4自然段,我们又看到肖邦在做什么?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学习第四部分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弥留之际”指( ) 2.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课文讲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爱。 拓展题 肖邦弥留之际还想着国家,我国古代也有一位诗人在临终前还不忘祖国,并写下一首诗,这位诗人是_________ 全诗是: 课堂练习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着重描写了三个镜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__________送别曲《 》。埃斯内尔紧紧地___________说:“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________,深情地对肖邦说:“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请收下吧!”肖邦再也_______________,激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排列短文,用序号在括号里标出 ( )肖邦是波兰的一个伟大的音乐家。 ( )肖邦是从小就喜欢音乐,他6岁开始学琴,8岁就举办了演奏会了。 ( )当时的人,都惊讶他的音乐天才,争着要为他出版呢。 ( )在他15岁那年,就已经写成了第一首圆舞曲。 ( )他出生在波兰的首都华沙,父亲是一位教师。 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思考: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装满泥土的银杯 答:老师要肖邦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家园,来到巴黎。读第三自然段。 重点词语:悲愤欲绝。绝,气息中止。形容悲痛愤怒到了极点。 提问: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的? 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就在他离开祖国的那几天,华沙爆发了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可是,不久起义失败了。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肖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加强型战略.ppt
- --黄土高原.ppt
-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ppt
-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课件8.ppt
- -工程问题.ppt
- -沿途的风景.ppt
- -唯一的听众PPT.ppt
- -Unlicensed-计算机发展与应用.ppt
-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lys.ppt
- -现代文学专业基础-附答案.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