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届中考地理专题知识复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doc

2013届中考地理专题知识复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届中考地理专题知识复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2讲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中国人口概况 人口概念:何谓人口: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育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 人口的构成:人口按居住地可以划分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还可以按年龄、性别、职业、部门、民族、语言、性格等构成划分为不同的群体。 (过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我国人口为12.9533亿(2005年1月26日达13亿,占世界22%的人口生活在世界7%的土地上。) (回顾)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是:中国13.08亿,印度11.14亿,美国2.78亿,印度尼西亚2.12亿,巴西1.70亿,巴基斯坦1.56亿,俄罗斯1.47亿,孟加拉国1.29亿,日本1.27亿,尼日利亚1.12亿,墨西哥1.075亿。 (过渡)今日的人口是昨日人口的后代。人口的增长具有继承性和惯性作用。因此要了解中国当代人口的增长概况,就必须先对中国古代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口的增长历程作一简单回顾。 中国人口的历史进程 时间 公元前(西汉末年汉平帝王)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 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 1900年 1949年 人数 1000万 1亿 2亿 4亿 约5.42亿 时间 1954年 1969年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人数 6亿 8亿 10亿 11.34亿 12.9533 表格的启示:1、我国人口每增1亿所需的时间逐渐缩短。 思考康乾盛世(约130年)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疆域巩固,社会安定() 实行增加人口不增加赋税的政策(4年。) 但是要指出的是,我国目前的低生育水平,主要是靠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取得的,并不是通过发展经济、转变生育观念来实现的,所以这种低生育水平还很不稳定,稍不注意就会反弹,因此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绷紧人口工作这根弦,继续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年龄结构日益老年化(未富先老)(2000年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经济发达的上海在1979年就进入老年型社会,而青海、宁夏等西部欠发达地区预计到2010年左右才进入老年型社会) (1)国际通用的人口年龄结构指标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0~14岁) 老年人口比重%(65岁以上) 年轻型(增长型) 40以上 4以下 成年型(稳定型) 30-40 4-7 老年型(衰竭型) 30以下 7以上 过渡类型多属年轻型,现代型多属老年型。因此发达国家多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女性老年人多),发展中国家多出现人口年轻化现象。 (2)人口的年轻化和老龄化 人口年轻化: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 人口老龄化: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女性老年人偏多,如日本);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医疗保障等的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延伸劳动力供应链条,进行跨地区、跨国界的人力资本配置)、建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廉价劳力即“人口红利”时代过后深层次措施:完成人口“劳动密集向知识密集”的转变以及出口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产业转型。 3、日趋失衡的性别比(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比)(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一百一十七,少数省分(海南、广东、湖北等省份都高达125以上,而西藏、新疆则都在正常范围以内)高达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专家预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调将会造成新的社会问题。目前中国已通过清理整顿非法B超检查和非法引产等方式,力图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预计到从2015年开始,中国将会急速进入老龄化进程,到2050年老年人比例将上涨至30%。这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均衡的人口分布 (1)人口地理分界线:由东北至西南,从黑龙江黑河(亦称爱辉)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由地理学家胡焕庸于20世纪三十年代提出,故又称胡焕庸线。以此线为界,东南半壁占国土面积的42.9%(约43%),人口占94.4%(约94%),西北半壁占57.1%(约57%),而人口仅占5.6%(约6%)。黑河──腾冲线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两边地理、气候迥异,所以它不仅是我国人口民族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 (胡焕庸1901年11月20日出生于江苏宜兴,1998年4月30日在上海病逝。胡焕庸先生一生孜孜耕耘于地理学、人口学等多个领域,是我国人口地理学的开创者,也是我国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 原因: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地区差异悬殊。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①东南部地区人口众多,西北部地区人口稀少;②平原、盆地人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