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力学第八章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及计算
对于组合变形下的构件,在线性弹性范围内且小变形的条件下,可应用叠加原理将各基本形式变形下的内力、应力或位移进行叠加。 图c,d示出了AB杆的弯矩图(M 图)和扭矩图(T图)。由于扭-弯组合变形情况下不考虑剪力对强度的影响,故未示出剪力图(FS图)。 该AB杆的危险截面为固定端处的A截面。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危险截面上弯曲正应力在与中性轴C3C4垂直方向的变化如图e,扭转切应力沿直径C3C4和C1C2的变化如图f。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由此可知危险截面上的危险点为C1和C2。由于杆的材料是拉压许用应力相等的塑性材料,C1和C2两点的危险程度相同,故只需对其中的一个点作强度计算即可。 围绕点C1以杆的横截面、径向纵截面和切向纵截面取出单元体,其各面上的应力如图g所示,而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点C1处于平面应力状态,其三个主应力为 按第三强度理论作强度计算,相当应力为 (a) 按第四强度理论作强度计算,相当应力为 (b)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强度条件为 或 究竟按哪个强度理论计算相当应力,在不同设计规范中并不一致。注意到发生扭-弯变形的圆截面杆,其危险截面上危险点处: 为便于工程应用,将上式代入式(a),(b)可得: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式中,M和T分别为危险截面上的弯矩和扭矩,W为圆截面的弯曲截面系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述对于传动轴的强度计算是静力强度计算,只能用于传动轴的初步设计,此时[s ]的值取得也比较低。事实上,传动轴由于转动,危险截面任何一点处的弯曲正应力是随轴的转动交替变化的。这种应力称为交变应力(alternating stress),工程设计中对于在交变应力下工作的构件另有计算准则。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例题 8-5 图a所示钢制实心圆轴其两个齿轮上作用有切向力和径向力,齿轮C 的节圆(齿轮上传递切向力的点构成的圆)直径dC=400 mm,齿轮D的节圆直径dD=200 mm。已知许用应力 [s ]=100 MPa。试按第四强度理论求轴的直径。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1. 作该传动轴的受力图(图b),并作弯矩图-Mz图和My图(图c, d)及扭矩图--T 图(图e)。 解: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2. 由于圆截面的任何形心轴均为形心主惯性轴,且惯性矩相同,故可将同一截面上的弯矩Mz和My按矢量相加。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例如,B截面上的弯矩MzB和MyB(图f)按矢量相加所得的总弯矩MB(图g)为: 由Mz图和My图可知,B截面上的总弯矩最大,并且由扭矩图可见B截面上的扭矩与CD段其它横截面上相同,TB=-1000 N·m,于是判定横截面B为危险截面。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3. 根据MB和TB按第四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即 亦即 于是得 §8-5 连接件的实用计算法 图a所示螺栓连接主要有三种可能的破坏: Ⅰ. 螺栓被剪断(参见图b和图c); Ⅱ. 螺栓和钢板因在接触面上受压而发生挤压破坏(螺栓被压扁,钢板在螺栓孔处被压皱)(图d); Ⅲ. 钢板在螺栓孔削弱的截面处全面发生塑性变形。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实用计算法中便是针对这些可能的破坏作近似计算的。 (1) 剪切的实用计算 在实用计算中,认为连接件的剪切面(图b,c)上各点处切应力相等,即剪切面上的名义切应力为 式中,FS为剪切面上的剪力, As为剪切面的面积。 其中的许用应力则是通过同一材料的试件在类似变形情况下的试验(称为直接试验)测得的破坏剪力也按名义切应力算得极限切应力除以安全因数确定。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强度条件 (2) 挤压的实用计算 在实用计算中,连接件与被连接件之间的挤压应力(bearing stress)是按某些假定进行计算的。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对于螺栓连接和铆钉连接,挤压面是半个圆柱形面(图b),挤压面上挤压应力沿半圆周的变化如图c所示,而最大挤压应力sbs的值大致等于把挤压力Fbs除以实际挤压面(接触面)在直径面上的投影。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故取名义挤压应力为 式中,d 为挤压面高度,d 为螺栓或铆钉的直径。 挤压强度条件为 其中的许用挤压应力[sbs]也是通过直接试验,由挤压破坏时的挤压力按名义挤压应力的公式算得的极限挤压应力除以安全因数确定的。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应该注意,挤压应力是连接件与被连接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on:产品需求分析及需求管理.ppt
-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及菜园精品课件.ppt
- DPSK调制及解调.ppt
- DS05_数组和广义表01_数组及特殊矩阵.ppt
- 最顶端及宴会策划.ppt
- 最新最实用及交通法规解释.ppt
- 有关滑轮组及计算问题(功率).ppt
- 有关电气系统及东西.ppt
- 最明白及车刀角度详解(免费).ppt
- 有创意及CP活动.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