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2哲学主观题于老师
据医学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大量的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一位医生给一位频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多纳医生莱茵茨坦发现了人血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么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1)、英国医生发现输入羊血可以救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再到发现血型系统的反复实践,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的死亡,输人血的成功再到又一次惊人的死亡,到最终靠科学打开输血救人的大门,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为了救人而反复探索输血的方法和途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20世纪20年代,费莱明第一个发明了抗生素——青霉素。抗生素问世后,肺炎、脑膜炎等疾病得到了救治,抗生素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药品。然而大量的临床实验使人们发现,抗生素具有导致血液疾病和产生耐药性等弊端。现在医学界不再把抗生素看成是灵丹妙药,而是慎重使用抗生素 问: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13.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劳动力投入和出口拉动,没有形成技术、生产率和内需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现在,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变贵”将对那些资源浪费型、环境污染型、劳动力成本低廉型的企业形成“挤出效应”或“倒逼效应”,让那些居于产业链低端、没有技术含量的企业,不得不通过增加技术和管理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消化成本上升的压力。不可避免地,生产要素价格的重估将是对中国经济结构的一种强制性调整,当中国传统优势不再时,中国不能再“畏变”,而要积极“求变”。 请你运用实践和认识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为什么要积极“求变”?(10分) 请你运用实践和认识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为什么要积极“求变”?(10分) ①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要求我们必须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策略,只有积极求变,才会使经济发展的措施推动实践的发展。(4分)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我国要素价格“变贵”,让那些居于产业链低端、没有技术含量的企业,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求变以适应竞争要求。(3分) ③社会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中国只有在求变的过程中才能由低端向高端过渡,形成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模式。(3分) 1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 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道写入党章。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的正确性。 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的正确性。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性认识、科学的理论。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实践。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们党根据我国国情和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它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们党坚持与时俱 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1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贞观政要? 君道》???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军,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仁学》??? “坚持以人文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