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CN水循环及基本特征.ppt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竹CN水循环及基本特征

毛竹 毛竹简介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 de Lehaie   形态特征:又名“楠竹”、“孟宗竹”。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秆大型,高可达20米以上,粗达18厘米。秆箨厚革质,密被糙毛和深褐色斑点和斑块,箨耳和繸毛发达,箨舌发达,箨片三角形,披针形,外翻。高大,秆环不隆起,叶披针形,笋箨有毛。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 毛竹的水分需求 毛竹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长发育规律 竹鞭生长规律 竹鞭生长方向 1、趋肥性 2、趋湿润性 3、越障碍性  竹鞭在土层中分布深度 竹鞭在土层中生长的深度依林地土壤疏松肥沃程度不同而异。按土壤剖面层次来划分, 若A层在20cm内,竹鞭生长紧靠B层;若A层在40cm左右,竹鞭生长在25~35cm之间 占80%左右。如果是老竹林,新竹鞭生长相对浅一些。 笋芽的生长规律 1年生竹鞭上的芽不饱满、不壮实、组织不成熟、积累营养较少,不能萌发成笋芽。2 ~5年生竹鞭上的芽膨大肥壮、组织充实、积累营养丰富,生活力强,芽鳞金黄色,有光 泽、有茸毛、芽肉乳白色,萌发力强。6年生以上竹鞭的芽和鞭根开始衰老,有的鞭根开始 腐烂,有的芽出现黑斑,光泽变淡,芽肉变黄,组织变软,生活力下降,很难萌发。 笋芽萌发时期和生长速度 笋芽萌发分夏末秋初和春末夏初两个时期,前者萌发生长成冬笋,后者萌发生长成春 笋。根据我们在1991年10月初挖鞭调查,最大的冬笋高15cm、粗6cm,小的冬笋比休眠 笋芽大1~2倍。12月底调查,最大的冬笋高23cm、粗9cm,小的冬笋高2·5cm、粗 1·2cm。进入冬季低温期,冬笋停止生长,到翌年3月中下旬气温上升时冬笋继续生长直到 成竹。3月中下旬开始萌芽的笋芽,生长不间断,一直长成竹。笋芽萌发后开始生长很慢, 一星期才长高1cm左右,快出土时生长加快, 1d可长高1cm,出土后生长逐步加快,长到 3m高以后, 1d可长高1m左右,到后期又逐渐减慢。 毛竹光合对环境因子的季节响应 毛竹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合量子效率的年均值分别为7.30、19.15、1 075 mmol·m-2·s-1,0.032;最大净光合速率夏季秋季冬季春季;春季的光补偿点最高,夏季次之,而秋季和冬季均较小;光 饱和点与光合量子效率的季节变化均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毛竹CO2补偿点、CO2饱和点、羧化效率的 年均值分别为73.52、1 500μmol·mol-1,0·033。CO2补偿点春季冬季秋季夏季;CO2饱和点春季秋季 夏季冬季。毛竹光合最适温度均在20~30℃,光合最适温度在春、秋 季与实验前3天最高气温的平均值十分接近,而夏、冬季与测定前10天的最高气温平均值较为接近,光合最适 温度在春、秋两季相当,夏季稍高,冬季最低。光合最适湿度为40%~65%,季节变化趋势:秋季夏季冬季春季。总体而言,毛竹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季节响应与环境因子的季节变化、叶片的生理活性密切相关。 毛竹林的碳密度和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 毛竹不同器官碳密度波动在0·468 3~0·521 0 g·g-1,按碳密度高低排列依次为竹根竹秆竹蔸竹枝竹鞭竹叶;碳贮量在毛竹不同器官 中的分配以竹秆占比例最大,为50·97%,其次为竹根,占19·79%,占比例最小的是竹叶,仅占4·87%;毛竹林生态 系统中碳总贮量为106·362 t·hm-2,其中植被层34·231 t·hm-2,占了32·18%,枯落物和土壤层(0~60 cm)72·131 t· hm-2,占了67·82%;毛竹林乔木层碳素年固定量为5·097 t·hm-2a-1,与粗放经营竹林相比,毛竹集约经营10年后, 竹林生态系统中碳贮量减少了8·133 t·hm-2,但乔木层年净固定碳量增加了0·589 t·hm-2a-1 毛竹林能量分配的研究 毛竹林群落的林下植物能量现存量按比例作方框图,以观察其能量在空间的配置状 况(见图)。 能量在毛竹群落中的分配是以地上(0~2m)及地下的第1层(0~20cm)所占 比例最大,地上部分越往上、地下部分越深所占比例越小,形成“金字塔形”和“倒金字塔 形”的能量结构,这与毛竹生物量在各层次的配置相似 图1 不同毛竹林土壤碳氮养分的季节变化特征 垦复毛竹纯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季节变化(12·9~38·9 g·kg-1)秋冬高于春夏,而未垦复毛竹纯林却与之相反,即春夏高于秋冬季节,变幅为7·5~31·2 g·kg-1;毛竹与木荷Schima superba混交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7·5~40·2 g·kg-1)冬季最高春季最低,表现出与毛竹纯林不同的变化特征。垦复毛竹纯林土壤全氮质量分数(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