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思想政治测试题一命题范围:《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2016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回答1-2题。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这表明( )A.“二十四节气”属于自然现象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文化C.“二十四节气”决定农业生产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2.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它仍然能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因为“二十四节气”( )①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 ②彰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独特认识③展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④体现了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3.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2015年12月10日,文化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将文化帮扶作为支持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发展的特殊措施并提出具体任务,这是基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财富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能为脱贫致富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4.2016年11月4日,淮北市“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精彩的戏曲表演向广大同学们展示了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同学们在默默感受戏曲魅力的同时,也激发了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这表明( )①一定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相应的物质载体 ②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2016年7月15日,中国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广西左江花山岩画”在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35项世界文化遗产。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③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据国家汉办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12月6日,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境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亿。孔子学院已成为弘扬中国语言和中华文化的海外基地。这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 如今,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从校园网、QQ空间、博客的流行,到微博、微信成为全民活动,自上而下的广播式传媒阵地正逐渐被草根自媒体所占领,进入了普罗大众通过微博、微信等“微型媒体”来展示个性、制造娱乐、引领潮流的“微时代”。这种现象揭示了①文化传播方式是不断发展的 ②新的传媒的产生意味旧的传媒的消亡 ③传媒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④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8. 2016年7月,淮北市开渠中学与俄罗斯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下一步,该校将积极筹备与俄罗斯更多中学和高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定期互访、交流。下列关键词中,你认为最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政策或主张的一组是A.理解个性 积极创新 舍弃传统文化B.尊重差异 平等协商 认同外来文化C.加强交流 文化共享 学习各国文化D.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提升文化实力9.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俗称“冬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每年冬至这天,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这主要体现了A.传统习俗在历史发展中是不会改变的B.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C.传统文化具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J502-2内装修-室内吊顶.pdf VIP
- 全球及中国白蚁防治服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5-2028版.docx
- 2025年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理论知识题库判断题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医院检验科培训课件:《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的解读(血液部分).pptx
- 2024年山西临汾尧都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docx VIP
- 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doc VIP
- 颈椎间盘突出护理.pptx VIP
- 线性代数英文课件:ch5-4(not necessary).ppt VIP
- 《SJT11223-2000-铜包铝线》.pdf VIP
- 民乐介绍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