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7 为世界工作课件
*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1.连线作者 弗·梅林(1846—1919),德国工人运动活动家、历史学家、文艺批评家,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马克思传》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在他逝世后出版。列宁曾说:“梅林不仅是一个愿意当马克思主义者的人,而且是一个善于当马克思主义者的人。”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2.写作背景 长期以来,马克思在我们的脑中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一位高高在上、供人景仰的神。他没有日常生活,没有七情六欲。我们只能俯身膜拜他,不能近距离感受他鲜活的气息,抚摩他高尚的灵魂。 为了让更多的人真切实在地了解马克思、感受马克思,德国著名的工人运动活动家、历史学家弗·梅林创作了《马克思传》。他在序言中这样说:“把马克思的伟大形象不加修饰地重新塑造出来——这就是我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本文就选自弗·梅林的《马克思传》。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写作诺言。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1.注字音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2.写汉字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3.解词义 教唆:怂恿、唆使(别人做坏事)。 摈斥:排斥。 殷勤:热情而周到。 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 矫揉造作: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废寝忘食:形容专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情,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了。 漠不关心:(对人或事物)感情冷漠,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奴颜婢膝:形容奴气十足,无耻地谄媚、奉承别人的样子。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4.辨用法 (1)消失 消逝 ①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 ②全球每年的野生动物黑市交易额都在100亿美元以上,与军火、毒品并驾齐驱。许多野生物种甚至还没有被人类认知,就已永远消逝了。 提示两者都有“失去”之意。“消失”着重指失去,多是逐渐的,对象常是一般的事物,如声音、光亮、精力、本领、心情等;“消逝”有时比“消失”程度重,强调永远失去了,或很快失去了。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2)典范 典型 ①鲁迅的文章是中国现代白话文的典范。 ②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宝贵经验。 提示两者都可指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物。“典范”除指事物外,还可以指人,褒义词,专指特别突出的、不可多得的、能起示范作用的人;“典型”是中性词,泛指具有代表性、概括性的人或事物,或者具有代表性、概括性的艺术形象。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3)不止 不只 ①“人类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不止一次地想着。 ②而流浪,不只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更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 提示两者是同音词。“不止”指继续不停,又指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相当于“不但”“不仅”。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素材积累 为世界工作。 点评这是马克思的名言,也是他的自我写照。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他一生都在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他不仅属于德国,更属于整个世界和全人类。他是为活生生的具体的现实生活而工作,这也是马克思有别于一般学者的地方,也就是说,马克思不是作远离现实世界的抽象的研究,而是直接面对现实、为现实服务的。全文主要体现他“为世界工作”的博大胸怀和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的忘我精神。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素材积累 1.作者在开头就说“马克思生命的最后十年曾被称为‘慢性死亡’”,但他接着又说“这是过分夸张了”,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从文章看,马克思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身体健康的? 提示马克思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十年,身体状况十分糟糕,几乎无法挽回,这确实是走向死亡。但马克思在这十年里仍然在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工作,这又绝不能说是一种慢性死亡的状态。马克思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态度是以工作需要为准的。为了工作,他会尽量锻炼身体,保持体力;但同样也是为了工作,他又无暇顾及身体健康,过度工作以致损害了身体健康。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素材积累 2.文中说,“他盛怒时的激动同他转而阐述自己对当代经济事件时的宁静态度恰成鲜明的对照。他毫不费力地从预言家和猛烈的谴责者一变而为宁静的哲学家”。从这种态度的转变中可以看出人物怎样的个性? 提示马克思谈到自由党及它的爱尔兰政策——也就是英国资产阶级执政党以及它的殖民地政策时的盛怒与激动,是他作为革命者、战士,对敌人疾恶如仇的表现。这也说明他性格刚烈、富于感性,表明马克思也是个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而阐释当时的经济事件时的宁静,则表现了他作为学者和科学家所具有的冷静、沉着、专注乃至痴迷的特点。而他从盛怒时的激动轻而易举地转变为哲学家的宁静,则说明他虽然性格刚烈,但能够自我克制,这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才能拥有的素质。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