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
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
1.国内外可吸入颗粒物研究概况及发展
目前我国对于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没有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对这些细颗粒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效应进行过系统的评价,而国外对于和可吸入颗粒物环境行为的研究起步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环保局在1997年率先颁布了可吸入颗粒物5的空气质量标准,年均值15.0 u g.m-3,日均值65.0 u g.m-3。其它欧美及亚洲国家、澳大利亚等也都已经出台相应的有关PM2.5甚至PM,。的空气质量标准,并在颗粒物的源解析,组成结构、毒物学、病理学、大气输运过程及空气质量模型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尽管国内外在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研究方面都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实验室条件等的限制,今后对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还应引起足够重视,为保持生态和生活健康提供借鉴和基础。
2.可吸入颗粒物概念
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漂浮在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范围约为0.1-100 微米。有些颗粒物因粒径大或颜色黑可以为肉眼所见,有些则小到使用显微镜才可观察到。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它们是可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微粒,也称可吸入尘或飘尘。
2.1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
可吸人颗粒物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包括植物花粉和孢子、土壤扬尘、海盐等;人为源又可分为固定源和移动源,前者如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后者如交通运输等。
可吸入颗粒物的质量分布主要是扬尘、机动车尾气(不包括二次污染物)、海盐、富钙和钛化合物(来自固结或矿物处理工厂)、生物体的燃烧、元素碳和二次污染物。
2.2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
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依地点、气候、一年中的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可吸入颗粒物不仅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等造成了广泛的损害。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
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对粗颗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病。细颗粒物可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因此,对于老人、儿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风险是较大的。另外,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还是降低能见度的主要原因,并会损坏建筑物表面。
颗粒的粒径大小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另一重要因素。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粒径越小,越不易沉积,长时间漂浮在大气中吸入体内,且容易深入肺部。一般地说,粒径在100um以上的尘粒会很快在大气中沉降:10um以上的尘粒可以滞留在呼吸道中;5~10um的尘粒大部分会在呼吸道沉积,被分泌的黏液吸附,可以随痰排出;小于5um的微粒能深入肺部,0.01~0.1um的尘粒,50%以上将沉积在肺腔中,引起各种尘肺病。二是粒径越小,颗粒表面的比表面积越大,物理、化学活性越高,加剧了生理效应的发生和发展。此外,颗粒的表面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及其他污染物,而成为它们的载体,如可以承载强致癌物质苯并芘及细菌等。
2.3可吸入颗粒物的产生机理与源解析方法
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是在实验室中模拟实际操作进行的,通过实验室测试,可以鉴定影响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的各种因素并建立各种因素之间的一些经验或半经验性的函数关系式,可以进行不同排放源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特性,粒度分布等分析,确定出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优化操作条件来最终减少或控制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实现可吸入颗粒物的源头治理114J。源解析的主要方法分为两类:以污染区域为对象的受体模型和以污染源为对象
的扩散模型。受体模型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显微法、物理法和化学法等,目前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了10余种受体模型,主要包括化学质量平衡法(CMB),主成份分析法(PCA),因子分析法(F A),多元线性回归法(M I R)等。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成分分析技术
2.3.1元素分析
大气颗粒物的元素分析方法有无损分析法和样品经消解后分析法等两种分析方法。
(1)将空气颗粒物捕集后不经样品消解处理而直接进行定量分析多种元素的
方法有:仪器中子活化法(NAA)、质子荧光法(PIXE)、能量色散和波长色散X射线
荧光法(XRF)等。在NAA法中,必须使用原子能加速器,测定多种元素的灵敏度
很高,用滤膜捕集测定空气颗粒物中的21个元素,检测限为0.01~10ppm。PIXE测定中必须使用质子加速器,灵敏度很高,可捕集18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萍乡汽车客运站设计.ppt
-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填空题 住宅建筑规范部分.doc
- 01 涵洞施工技术.ppt
- 住宅设计概要_32p_专题研究报告.pptx
- 2014-10-29考试健康住宅A-292.doc
- VCD激光头资料.doc
- 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ppt
- 杭州滨江四区郡亭公寓方案设计.doc
- 天润凤凰城规划说明书.doc
- 自然文化遗产保护.ppt
-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图集(安全篇2024版)ppt230页.pptx
- 《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细则(2025年修订)》解读.pptx
- 2025年《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专题培训》ppt120页_1230.pptx
- 中建分部分项检验批划分方案、资料目录策划编制要点ppt75页.pptx
- 某项目智慧工地示范项目应用成果介绍75页_5843.pptx
- 2025年中国风筝无人机LED夜光编队编程师应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doc
- 2025年中国鞍钢集团招聘笔试题库附答案.doc
- 2025年中国鞍钢集团招聘面试预测题及答案.doc
- 临床器械实验培训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docx
- 中石化《两个责任》解读分析.ppt
最近下载
- 敖伦布拉格石料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ocx VIP
-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教案 第5课 掌握婴幼儿粗大动作的发展与指导.docx VIP
-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教案 第4课 了解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和规律.docx VIP
- ARDS病理生理机制与临床诊疗实践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高一政治开学第一课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精彩课堂示范课件(统编版必修1).pdf VIP
- 我国动车组概述褚云博课件.pptx VIP
-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2025版课件.pptx VIP
-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104.ppt VIP
- 讲法语的国家与地区.pdf VIP
- Excel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配套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