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一中2005级14班石立正作品选登.docVIP

吉林省白城一中2005级14班石立正作品选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白城一中2005级14班石立正作品选登

吉林省白城一中2005级14班石立正作品选登 推荐教师 张洪波 我的父亲母亲 关于母亲 母亲是一位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无数。我总觉得像她这么高尚的人是应有好报的,可命运似乎有意戏弄人:母亲在手术台前站了半辈子,积劳成疾,患了心脏病和严重的颈椎病。她总说如果哪一天自己重病不起,就一走了之,决不拖累我们父子,我于是就很难过且感动,默默地流下泪来。 母亲和大多数文章中描写的母亲一样,坚强,无私且心细。她早起晚睡照顾我的饮食起居,似乎总有无限的精力。 小时候喜欢和母亲一起睡,我双手搂住她一只臂膀,将脸贴在她冰滑的肌肤上,心理会感觉得塌实。儿时的我容易招蚊子,用北方话讲叫“血甜”,那时母亲就拿把扇子,在我身上扇来扇去,驱赶蚊虫。我不知她晚上可曾休息,但印象中我确实很少被叮到。 那时侯感觉母亲就是天下,有她在什么都不用担心了。我一直不曾见到母亲哭泣,也认为她永远不会哭,但七岁那年母亲的泪水却让我刻骨铭心。那一年我遇上一场流感,高烧不退,母亲在用药无效后带我去医院检验。第二天,化验单出来了,母亲从同事手中接过那张纸,刚看一眼,便腿下一软,险些摔倒。那张纸从她手中滑落下来,我弯腰拾起,刚拿在手中,突然一股巨大的力量将我推至一边并抢走了我手中的单子——是母亲!但在那短暂的一瞬,两个字从我眼前划过——血癌!年少的我也已知道这种病有多可怕,但或许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吧,我竟没感到有多绝望。可母亲高大的身躯却分明在我眼前瘫软下来,她沿着 墙壁慢慢地往下滑,手捂住脸,压抑地啜泣起来,渐 渐地转为强烈的哭声。我有些害怕了,因为那是第一次见到母亲哭泣且哭得那么汹涌。我走上前去,想安 慰她,母亲却突然伸出手,一把将我搂在怀里,紧紧 地环抱住我,甚至令我窒息。正在这时,一位小护士匆匆跑过来,喊到:“郑姐(母亲姓郑),错了,化验单拿错了。你儿子的在这儿,一点事也没有!”母亲猛然抬起头,迅速站了起来,一把抢过那张纸,仔细读着,又同最初的那张比了又比,许久的沉默,她突然又哭了起来,但这次,我看到她脸上带着最甜美的笑容。母亲再次弯腰将我搂在怀里,依然那么用力,好象永远也不肯放手。 那天,母亲买了许多东西,她带我去商场,问我要不要这,要不要那,我不断摇头,她却不断往购物篮里装。回家后,她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自己却几乎一口没吃。母亲坐在餐桌旁,美滋滋地看着我,不时地又落下几滴泪。 长大以后,终于渐渐明白了母亲当年的感受,也理解了她何以粗鲁地将我推开,每每回想起那一幕,总会有巨大的感动涌至心头。 现在,虽然偶尔会与母亲吵嘴,闹别扭,但是平静后记起她的种种,又很于心不安,便再次深深地爱起她来。 关于父亲 父亲在我眼里曾经是一个很粗的人。 他没什么雅兴。花木他从不去浇,也不知该如何养;钓鱼、养鸟之类的,他又没耐性;象棋倒是会一点,却无人跟他对弈;练气功、打拳等,也引不起他的兴趣。只是他每餐无论什么菜都喝二两酒,待酒足饭饱后,半躺在沙发上,吸一支烟,看看电视,倒也自在。 我想父亲大概在儿时不曾学好语文,他有点平翘舌不分,而且说话时胡乱用词,有时好不容易挤出一个成语,还往往会读错音。我时常劝告他有空时翻翻字典什么的,他不听,反而从书架中抽出一本《三国》读得兴致勃勃。 由于拙于言辞,所以父亲不经常对我讲一些大道理,只是偶尔喝多了才会唠叨几句。但毕竟“子不教,父之过”,父亲可不愿背这骂名。“言传”不行还可“身教”嘛,这一点父亲做得很成功,他无言的教育令我终生受益匪浅。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教导发生在十三岁的一个夏夜。 那时我刚刚小学毕业,为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而忙碌。父亲替我在四所中学报了名;他又给我买了两本练习册,并规定了每天的作业量。我一直很认真地做练习,但是有一天由于贪玩而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晚上,父亲检查习题时发现我没有写完,便问我原因,我只好如实回答。父亲没表现出生气与失望,他让我穿上外套,自己也穿戴好,不顾母亲的阻止,将我领出家。父亲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我俩坐上车,父亲告诉车夫去一个约五公里远的地点。我不知道父亲要干什么,当时已经晚上八点多了,街道上只有路灯发出微弱的灯光,几乎没有任何行人。但是我不敢发问,父亲似乎也不是很在意我,只顾跟车夫拉家常。 “师傅,这么晚还出来蹬车啊!” “唉,挣钱养家呀!天天都九点才收车,不过七、八点以后就没多少活了,可还想碰碰运气。今天我就点儿高,拉着这个好活儿。” “这么蹬,一天能挣多少钱?” “也不保准,好天头能有三十多块,差一点连二十都够不上!” …… 他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不久,到了目的地。父亲没有下车,却对我说:“下去。”我不敢违命,只好下车。然后父亲对车夫说:“师傅,你上来。”车夫愣了一下,显然没听明白父亲的意思。父亲有道:“师傅,我让你坐到车上来,你别担心,我没有恶意。你看我还带个孩子,像是坏人吗?”我和车夫都被父亲搞糊涂了,不知他究竟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