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守正迎新,着眼未来.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守正迎新,着眼未来

守正迎新,着眼未来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Ⅲ卷试题简评 成都市锦江区高中语文教研员 易晓 2016年,是多个省份由自主命题回归全国卷统一考试的一年,也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一年。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Ⅲ卷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平和之中见深意,在凸显学科特色,彰显“立德树人”价值引领功能,关注传统文化,直面时代主题,着眼考生未来发展等方面有诸多亮点。 一、试题平和中正,凸显学科基本特色 试卷整体呈现出平实、平和的特点。试卷结构、考试题型稳定,延续全国卷阅读题与表达题结合,必考题与选考题结合的传统;试卷内容、考点设置稳定,阅读素材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等不同类型,选考题小说阅读与传记阅读任选其一,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探究能力综合考查,能力层次丰富合理;试题情景、题干表述等简明、平实,考点指向明确,考查要求具体,考生易于入手,作答方向明确。作文继续考查材料作文,贴近时代生活。试题难度适中,不偏不怪不难,保持总体稳定。 试题平和中有深意,注重语文学科基本特色,关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核心要素,突出语文核心能力测查,有引导语文教学健康发展的价值。 诗歌鉴赏为宋代曹翰的《内宴奉诏作》,本诗不以雕章琢句取胜,却传达出曹翰作为宋初名将深沉浓烈的报国情怀,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第8题聚焦语言,要求分析“臂健”“眼明”与“臂弱”“眼昏”哪一种表达更好;第9题注重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要求考生比较本诗与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的情感基调。以语言为核心,考查了考生的文化视野、审美鉴赏能力,也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17题采用非连续性文本形式,图形与文字混合,给出思维导图,要求写成一段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的语句,突出语言应用能力,思维的严密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流畅度都得到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玻璃》第11(4)题要求选择认同对象并给出理由,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代通儒顾炎武》要求谈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看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思辨,突出了对思维品质的考查。 二、强调立德树人,彰显价值引领功能 “立德树人”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功能。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在素材导向、命题指向等环节精心构思,充分发挥了语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导向功能。试卷选材古今皆有,人物地位尊卑兼顾,既有官员、学者,文臣武将,也有下层普通人、创业者和青年学子,在展示语文学习成果的同时,渗透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传统文化精髓,引导考生自觉践行公正、法治、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向整个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文言文阅读取材《明史·傅珪传》,傅珪守正不阿清廉为官,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也为今天的反腐倡廉、从严治党带来深刻启迪。诗歌作者曹翰为宋初功勋卓著的将军,老骥伏枥、志存千里,却白发而功业未成,读诗思人,可引发深沉感慨。“一代通儒顾炎武”身为学人,严谨笃实,虚怀若谷,为学堪称严谨,为人可谓高尚,更可贵的是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忧国忧民意识,学习其“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思想,可以引发每一位中国人对自身责任的思考,在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共同奋斗的时期,有着特殊的意义。 小说《玻璃》主人公王有福是社会中的普通人,为人谦卑、胆小,且有点狡黠。但不愿借机发财,不失善良本分,复杂人性亦有闪光处。作文材料中的小羽为创业者,她的故事既能引出青年技术创新和自主创业、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法制建设和政府职能等话题,又从侧面体现出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中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之间的密切关系。小羽的故事能激励广大学子思考个人如何实现梦想,拥有蓬勃的生长空间。 三、注重文化传承,聚焦时代主题 传承与发展,古老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试题传承与发展并重,素材选择、价值内涵、考点设置等方面都加强了对传统文化和时代主题的关注,对引导考生继往开来,直面人生有积极作用。 传统文化方面,一是强调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文言文中继续考查文言断句、文化常识、名言名句,要求考生对职官礼仪、历史变迁、中华优秀传统名言等内容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二是重视传统文化精神的化育作用。傅珪、曹翰、顾炎武等古代文臣武将,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他们的学识风范、精神气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起到润物无声的化育作用。三是体现客观评价的历史眼光。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对文学界、史学界的困惑辩疑解难,引发对《山海经》《红楼梦》等作品价值,陈寅恪、王国维、谭其骧等学术观点的思考,传承中渗透了对古代文化加以辨析的现代思想。 时代特色方面,本套试题秉承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现实、贴近考生实际的重要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