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盛洪卿湾游览志趣.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盛洪卿湾游览志趣公路直达武昌付家坡车站60余公里,黄石最美乡村之一的盛洪卿湾,是个城中村,也是铁山地区最大的自然村。身居闹市之中,仍有古迹保留,就具备了传奇的色彩。如果,您有机会去看看铁山的国家矿山公园,顺便到盛洪卿湾逛一逛,也是不错的选择。盛洪卿湾有哪些好玩的呢?传奇的身世。乾隆壬寅年间编修的盛氏宗谱记载,和三公之子潮祖等兄弟四人祖堂供奉的祖先为盛洪卿公。据此谱记载,盛洪卿自然村始祖为盛伯嘉公,河南归德州宁陵县人,宋真宗咸平(即公元1000年)三年进士,官尚书;二世祖盛卿公,宋仁宗明道时拜为刑部尚书;三世祖盛启清公,宋庆历拜兵部尚书;四世祖盛彦德公,宋英宗治平年官拜上柱国;五世祖盛仲福公,宋神宗熙宁五年官浙江都御史;六世祖,盛广文公,官拜长沙府尹;七世祖盛元公,宋元时期除阖门令;八世祖盛南阳公,宋建炎时为右正言,从高宗南渡居浙东钱塘;九世祖盛儒公,宋光宗绍熙时任翰林承旨;十世祖盛善公,隐居读书,屡征不起;十一世祖盛佐公,宋度宗咸淳时任湘洲知州;十二世祖盛润公,元朝官任临安尹;十三世祖盛添祥公,官任浙东道帅抚都御史诰封资善大夫;十四世祖盛文郁公初籍钱塘,元朝进士,后任明武宁知县;十五世祖盛功裕公,由江右(今江西武宁)迁鄂城阅马场;十六世祖盛一五公,元末由鄂城迁大冶金湖果城里马岭山麓;十七世祖盛聪六公,十八世祖盛和三公,由大冶迁到铁山(明初版图已有铁山之地名),取名洪卿庄。和三公娶陆氏、吴生有七子:长子潮祖,次子潮显,三子潮瑞,四子潮恭,五子潮海,六子潮哲,七子潮亮,后三公年幼夭折。长子潮祖公,生于至正丙午年(即公元1366年)。潮祖公二岁时(即戊申年),元朝灭亡,建立明朝。由是推之,和三公于1366年以前在铁山落户。和三公率子迁到铁山初期,落脚现在的蔡家山南麓。深谋远虑的和三公,踏遍铁山后,遂与邻村商量,采用土地交换的方式迁徙到现在的竹林山北麓,治理良田,开辟荒地,四个儿子沿后林山(即现在的后地山)南麓呈弧形摆开落业,休养生息,逐渐发展起来。眼见盛家湾日显发达,邻村人后悔不跌,但因是公平交换,不怪他人,只恨自己抱砖舍玉了。传奇的文物。盛洪卿湾有一处以古祖堂为中心的古建和重要遗址。古大祖堂。最早的盛氏祖堂大约建于明朝洪武末年。这时候,盛洪卿的开山先祖和三公四个儿子的努力下,瓜瓞绵延,盛洪卿湾已具规模。当时社会稳定,加之朝廷重视修谱、建祠堂等,于是,盛氏即在东边,后林山南麓建立了祖堂,即现在的东边祖堂,俗称细祖堂。这个祖堂为小三进三重屋,进门有台阶,屋内又有台阶,二进和三进之间有天井,第三进为神龛,供奉祖先的灵位。明朝末年,盛洪卿湾已成为铁山最大的村庄。东边祖堂太小,远远不能满足盛氏集会、庆典、祭祀的需要了,于是,建起了西边大祖堂。祖堂之间全部以青石板相连,都从巷道或屋檐下走过。雨雪天,不用雨具,就可以干干净净走进大小祖堂。不仅如此,整个盛洪卿湾,无论从哪一家出来,不用雨具,就可以干干净净走进大小祖堂。清朝同治年间,由盛氏兴蔓公领头对西边大祖堂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这次修葺,一直保留到解放以后,距今已是140余年。由于年代久远,2005年基本按原式进行修葺。是一个在近 900平方米的原址上保留了两井五进、坐北朝南的殿堂式建筑。门楼三层,楼顶琉璃斑斓,两端檐头矗立。门夹为花岗岩,门口为汉白玉的石狮,雄伟庄严,古色古香。祖堂,是祭奉祖先灵位,商议族务大事、举办婚丧喜庆、提供娱乐休闲之场所,因此宽敞、明亮、庞大。推开大门,门后两边的墙上,保留有同治年间重修祖堂的石块刻碑,石碑上明确规定了维持祖堂的经费来源、祖堂门前不准盖房等。古祖堂迎面是九级台阶。这是因为第五进建有陈设祖公牌位的神龛,祖宗是至高无上的,后裔必须一步一步向上拜见,同时还有步步高升的寓意。五进全部为硬山式。屋内轩檐顶格,斗拱雕刻。在四进和五进之间有一个大天井。天井就在祖先堂的门前。天井具有通风、采光、燃放鞭炮、防火等功能。二进和三进的右手处设有厢房,一间用于氏族召集小型重要的会议,一间用作重大活动的临时厨房。第五进立有祖先的塑像和牌位。牌位上有已故的先辈名单。这里是焚香祭祀、祈福求子等的重大场所,因此,终年累月灯光不熄、香火不断,保持着那种典雅和静谧、肃穆的气氛。祖堂内曾有汉冶萍公司盛宣怀赠送给盛家湾祖堂一张铁供桌,据说这个供桌是用汉冶萍的第一炉铁水铸造的,但在文革期间这张铁桌丢失了。古池塘。祖堂正南面的五六百年的半亩圆塘,虽经几百年的不断修葺,但仍保留了当年的主要面貌。这个古塘,早在元末明初和三公率子在这里落户不久便开挖了。同治年间由兴蔓公组织修葺。池塘的水源一是自身泉水,二是天雨,三是港沟之水。当时。流经盛洪卿湾的一条是东边发源于尖山的来水,俗称东边港,即1961年大冶县志所称的“七里湖水源为盛洪卿港”。西边是来自象鼻山、狮子山的水源,俗称西边港。兴蔓公组织实施把这两条大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