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尿崩症.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尿崩症.ppt

尿崩症 概述 尿崩症是指血管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中枢性尿崩症 是由于下丘脑核团、垂体柄和垂体后叶损伤,ADH的合成释放减少,肾脏自由水重吸收障碍导致大量低渗尿。 中枢性尿崩症常见的疾病 (1)肿瘤:颅内肿瘤所致,常见:垂体瘤、颅咽管瘤等 (2)损伤:如颅脑损伤(特别是颅底骨折)、手术损伤(尤其是下丘脑或垂体部位手术)。 (3)感染:少数患者是颅内感染。 肾性尿崩症 继发于多种疾病导致的肾小管损害,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抗利尿激素不能反应,导致多尿。 (1)慢性肾盂肾炎 (2)阻塞性尿路疾病 (3)肾小管性酸中毒 (4)肾小管坏死 临床症状 (1)烦渴、多饮、多尿。 (2)多尿表现在排尿次数增多,并且尿量也多,24h尿量可达5~10L或更多。 (3)尿液不含糖及蛋白质。尿比重通常在1.001~1.005,相应的尿渗透压为50~200mOsm/L,明显低于血浆渗透压(290~310mOsm/L)。 (4)多尿引起烦渴多饮,24h饮水量可达数升至10L,或更多;病人大多喜欢喝冷饮和凉水。 临床症状 若有充足的水分摄入,病人的生活起居同正常人相近,可有轻度的脱水症状、唾液及汗液减少、口干、食欲减退、便秘、皮肤干燥、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多尿多饮使病人不能安睡、影响休息,久而久之,影响工作,出现精神症状,头痛、失眠及情绪低落。 临床症状 在得不到饮水补充的情况下,可出现高渗征群,为脑细胞脱水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头痛、肌痛、心率加速、性情改变、神志改变、烦躁、谵妄,最终发展为昏迷,可出现高热或体温降低。 若饮水过多,出现低渗征群,也是神经系统的症状,头痛加剧、精神错乱及神志改变,最终可昏迷甚至死亡。 药物治疗 轻度尿崩症患者仅需多饮水,如长期多尿,每天尿量大于4000ml时因可能造成肾脏损害而致肾性尿崩症而需要药物治疗。 抗利尿激素制剂 (1)1-脱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DAVP):此药为一种人工合成的精氨酸加压素的类似物,近年已广泛用于治疗尿崩症。 (2)垂体后叶素 护理措施 (1)对于多尿、多饮者应给予扶助与预防脱水,根据患者的需要供应水。 (2)测尿量、饮水量、体重,从而监测液体出入量,正确记录,并观察尿色、尿比重等及电解质、血渗透压情况。 (3)患者夜间多尿而失眠、疲劳以及精神焦虑等应给予护理照料。要注意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患者休息。 护理措施 (4)注意患者出现的脱水症状,一旦发现要及早补液。 (5)保持皮肤、粘膜的清洁。 (6)药物治疗及检查时,应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嘱患者准确用药。 (7)定时测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及体重。以了解病情变化。 健康教育 1.患者由于多尿、多饮,要嘱患者在身边备足温开水 2.注意预防感染,尽量休息,适当活动。 3.指导患者记录尿量及体重的变化。 4.准确遵医给药,不得自行停药 5.门诊定期随访。 感谢您的聆听! * * 尿量超过3L/d称尿崩。 成人标准正常24h尿量1000~2000ml,少尿为小于400ml,多尿为大于2500ml,无尿为小于100m。 ADH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 *

文档评论(0)

牛X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