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社会实践报告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社会实践报告书

《梁山十记》社会实践报告汇编 上编:红色文化篇 ——传承历史文化 弘扬革命传统 梁山本名良山,汉代因汉文帝之子梁孝王在此围猎,死后葬于山麓,故改称梁山,梁山县即因境内名山而得,其历史可上溯至殷商时代,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梁山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梁孝王曾在此狩猎,武则天曾在此登临,一部水浒名扬四海,儒家情义文化、运河文化、黄河文化、齐鲁民俗文化在这里有典型的体现。 梁山县是一块历史、旅游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北宋末年,宋江广结英雄豪杰,凭借此水泊天险,劫富济贫,声震天下。待《水浒》一书问世,梁山遂名闻天下。如今作为中国AAAA级风景区,梁山范围内文物古迹众多,如水浒寨、杏花村、演武场等起义军遗址,星罗棋布。八百多年历史沧桑,峰峦间好汉的踪迹仍历历在目,宋江寨、忠义堂、断金亭、黑风亭、石碣亭建筑,花荣射雁、双雄镇关、林冲雪夜上梁山等塑像及范曾先生《水泊梁山记》、试刀石、练武场、宋江马道等几十处遗迹、遗址无不唤起游人悠悠的思古之情,帝子遗碑,梁山叠翠,法兴夕照,莲台春色,石井甘泉,堪称五大胜景,其古迹尚存,典雅壮丽。 梁山是一座红色之城,有着浓重的红色文化。五四运动时期,青年毛泽东曾登临梁山,一部水浒对形成革命根据地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元帅曾在梁山指挥八路军115师发起了著名的梁山战斗,击毙了日寇所谓的“皇叔”,取得辉煌的战绩;而在解放战争时期,梁山又是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起点,拉开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阶段、一扫百年屈辱史的帷幕。现在,梁山已经成为红色旅游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 重走伟人登山路,探寻革命思想源 ——开国领袖毛泽东与梁山的不解之缘 在山东济宁市的梁山风景区的碑林中,有一块题为毛泽东读书休息处的石碑,据调查,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年轻时代曾上梁山,在实践中体验水浒故事并进行广泛调研,寻求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毛泽东一生爱读《水浒》,也善读《水浒》,以水浒故事为体现和依托的梁山方式及梁山精神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201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毛岸青与邵华之子、毛泽东唯一的孙子毛新宇将军重登梁山,重走毛主席的梁山之路,他说,“上梁山,是毛泽东思想转变的开始。” 一方水土培育一方文化 且不说中国,仅仅是山东就有那么多的县城,为何就只有梁山能够引天下英雄,聚世间好汉呢?为何就只有梁山能够割据一方,轰轰烈烈的闹革命呢?说到底,这与梁山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梁山位于梁山县城东南隅,由虎头峰、郝山峰、雪山峰、青龙山四山峰七支脉组成,山体险峻,藏奇纳胜地处黄河下游、汶水和济水汇聚地,古称泽国。梁山泊形成于五代,水阔山险,地形复杂,位置重要经济上,具有丰富的生活资料来源;军事上,进便于出击,守利于防卫,退易于转移是一个具有战略性的军事要地宋江之所以能以少数人坚持同北宋王朝相对抗,使‘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官军莫敢其锋’,若不是借助梁山地区这样一个优越的地理环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由以上几例不难看出毛泽东对《水浒传》的钟爱,他爱读《水浒》,更善读《水浒》,这部书从他少年时代起,几乎陪伴了他一生。毛泽东关于《水浒传》的文字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毛泽东曾从不同的角度对《水浒传》做出过新意迭出的解读,众多视角独特的真知灼见,还经常引用《水浒》典故和人物,处理日常工作。 《水浒》对于毛泽东来说,第一是启蒙的“基本读物”;第二是征战的“经常伴侣”;第三是革命的“实用指南”,它宣扬的“替天行道”、“造反有理”的思想,可为其革命提供“合法性”依据;它记述的“逼上梁山”的情节,形象地解释了其道路选择的原因;它主张“劫富济贫”的思想,可作为动员人民,指导革命的纲领;它传授的历代农民造反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可作为革命的借鉴。 跟随毛泽东一生的陈士榘“井冈山根据地的成立带着很浓重的农民气息,其实很多参加革命的人都受到了《水浒传》等古典小说的影响,因为这样的书宣传的一个宗旨就是‘杀富济贫’。在当时的井冈山根据地,从领导到士兵,从秋收起义的工农子弟到湖南暴动的官兵,对水浒占山为王,割据一方的理念比较熟悉,也乐于接受。” 梁山的独特地理位置,对梁山好汉“占山为王,割据一方”的起义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所以,毛泽东的梁山之行无疑是其根据地思想的发端。跟随毛泽东一生的陈士榘“井冈山根据地的成立带着很浓重的农民气息,其实很多参加革命的人都受到了《水浒传》等古典小说的影响,因为这样的书宣传的一个宗旨就是‘杀富济贫’。在当时的井冈山根据地,从领导到士兵,从秋收起义的工农子弟到湖南暴动的官兵,对水浒占山为王,割据一方的理念比较熟悉,也乐于接受。” 毛泽东还十分向往赞赏梁山起义军创造的那种“论秤分金银,一样穿绸缎,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千自由,百自在,不

文档评论(0)

10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