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过关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docVIP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过关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过关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

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第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0北京海淀调研)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A.宗教习俗 B.农业生产C.祭祀祖先 D.纪念庆典 .2010·山东枣庄检测右图出自《天工开物》。这一组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注:耙:碎土、平地;耔:培土 ①农事精耕细作 ②农业技术先进③农民辛勤劳作 ④水利设施的完善 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0·福建厦门检测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时期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2008广东历史4)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6.(2010广东深圳一调)右图描绘的是我国古代的劳动生产场景,图中题诗为康熙帝所作。与这一劳动生产场景相关的行业是 A.棉纺织业 B.麻纺织业 C.造纸业 D.丝织业 .2010·江苏南京调研《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2010·山东枣庄检测聊城市的山陕会馆右图坐落于京杭大运河西岸,于1743年由旅居山东的山西、陕西客商集资创建。此会馆有利于研究①瓦舍发展史 ②清代外贸史 ③运河文化史 ④清代商帮发展史 A.①③ B.③④C.②③ D.①④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意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而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意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徽商的谦虚 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的虚伪(2010江苏泰州期末)下列不属于清王朝实行抑商与禁海政策的理由的是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妨乱C.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D.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的反清斗争.2010·江苏南京调研明代冯梦龙廓著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叙述了临安城内小商贩卖油郎朱重与王美娘相爱、历尽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出明清小说关注世俗现实生活的风格,该故事和其文风的出现,主要是因为①城市生活丰富 ②商品经济发展 ③包办婚姻逐渐废除 ④重商观念正在形成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第题分,第题分,共计52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分)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黄梅戏《天仙配》歌词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分(2)春秋以后,种模式的耕作方式是什么?(分(3)你如何评价材料中所描述的经济形态?(分材料二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4)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分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分材料三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5)材料三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关系的?(分)这一思想对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共分) 材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