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鄂豫皖根据地.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鄂豫皖根据地

青山永不老 辉煌鄂豫皖   鄂豫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北(鄂)、河南(豫)、安徽(皖)三省边界相邻的大别山地区创建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它是以黄麻起义为发端,汇合了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的力量,在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和土地革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建立起来的.鄂豫皖的革命斗争是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鄂豫皖的历史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以大别山为中心 包括周围20余县 东接江淮平原 西扼平汉铁路 南濒长江 北带黄河 与湘鄂西、湘鄂赣 互为犄角 同中央革命根据地 南北呼应 193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给中共河南、湖北省委和安徽省六安中心县委指示,将鄂东、鄂东南、皖西三块根据地的党组织统一组织起来,成立中共鄂豫皖特委,郭述申任书记。同年决定将红军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许继慎任军长,统一指挥鄂豫皖边区的武装斗争。6月下旬,鄂豫皖边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光山县王家湾召开,成立了鄂豫皖边区工农民主政府。至此,鄂豫皖边区党政军三方面都实现了统一,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鄂豫皖创建初期形势图 1932年7月—1934年11月,在这一阶段,由于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张国焘等人贯彻执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红4方面军在敌人于1932年8月发动的第四次“围剿”斗争中遭到了惨重失败,于10月被迫西征转移,不久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留在根据地的党组织——中共鄂豫皖省委,重建红军主力——红25军和红28军,继续进行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在斗争中,由于两支主力红军广大指战员的英勇奋斗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打破了敌人的“围剿”计划,使根据地的形势初步好转。 “七·七”事变后,鄂豫皖边区的共产党组织和红军面临着由反对国民党“清剿”的战争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战略转变。边区党和红军领导人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响应国民党当局关于停战谈判的倡议,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根据协议,红28军和地方武装及便衣队共1800多人,集中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开赴抗日前线,从而揭开了鄂豫皖边区军民进行抗日民族解放斗争的新篇章。  总策划:张笑 陈龙 材料:苗宪青 李后池 设计:李厚池 陈卫 制作:刘洋 许楠 何威 指导老师:杨帆老师 谢谢欣赏 * * 鄂 豫皖 徐向前元帅 陈赓大将 王树声大将 徐海东大将 许世友上将 宋烈少将 黄麻起义 商南起义 六霍起义 第一次反围剿战略图 第二次反围剿战略图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全盛时期 守望 ——献给革命先烈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早上 凄厉的军号声响彻平原和高岗 远征的队伍离别了家乡 背负着母亲深情的目光 守望?? 一年又一年的守望 红旗插遍每一座城镇和村庄 八月的禾场堆满金谷 山坳中的茅棚盖成了楼房 多少年了?? 惟一不变的 是母亲年年岁岁守望的目光 * *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