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文字素材1-岳麓版必修2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在氏族部落之间和氏族内部偶尔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产生了原始商业。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商业和市镇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商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商业的发展
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经营商业致富,成为有强大实力的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随着商业的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的发展步人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不但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也大量进人市场。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白银在流通中的广泛使用,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
明中期以后,由于商业竞争的加剧,一些商人为壮大队伍、扩大资本、增强竞争实力,便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 自发组成了既“亲密”又松散的商人群体。他们借助群体的力量,操纵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的商业贸易,从而赢得高额利润。
城市的繁荣
城市是社会的中心,商业繁荣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古代城市的功能与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据说,夏桀荒淫无道,“放虎于市,以观其惊”。到商汤伐桀时,市场上的商人纷纷抛弃待售的货物,出城投奔商汤而去。
自周秦迄唐代,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这时期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唐代长安城承袭西周以来的城市布局并加以完善,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长安城共108个坊,内有东、西二市,布局井然有序。坊有围墙,有坊门,坊门夜间紧闭,不准出入。东、西二市各居两坊,以墙围绕,定时启闭,是指定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市内规划整齐,同类商店集中在一起,称为“行”,行设行首,以便加强管理,征收商税。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到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于街巷,形成街市。原先禁止设市的城郭和乡村,也被允许置市贸易于。除了一般的市场区外,还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想一想,与唐代长安城相比,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商业街,标志着城市格局和功能的重大演变。
(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也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除早已发展起来的广州之外,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扬州、登州(今蓬莱)等都繁盛一时。各港口城市“蕃客” (来自波斯、阿拉伯、印度和欧洲各国的客商)云集,船舶数不胜数,货物堆积如山。
明清时期,除了南北两京等传统大都会外,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这些市镇出现于商业、手工业发达的地方,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这些市镇的商品生产推动了商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区域性市场网络的形成,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的一个荒村,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重农抑商”
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而政策的变化,也与不同时代的形势相关连。
由于商业在社会经济和财政税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统治者一般对商业还是给予一定的重视和鼓励。
《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日食,二曰货:”商业贸易“货”在八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5-20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精品课件-岳麓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4.3《祖国统一大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4.2《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4.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4.16《抗日战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4.3《第13课 对外开发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5.14《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新人教必修3.ppt
- 高中历史-4.3抗日战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5.18《马克思主义》课件-新人教必修1.ppt
- 高中历史-5.14《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ppt
- 高中历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件6(23张PPT)-岳麓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学案5-岳麓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同步练习3-岳麓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文字素材5-岳麓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教案2-岳麓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案2-岳麓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课件7(24张PPT)-岳麓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3-岳麓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7(56张PPT)-岳麓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教案2-岳麓版必修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