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docVIP

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 ——考虑风险因素的影响 课题组 内容提要:本以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1994至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随机边界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利润效率状况。中国银行部门的所有制改革措施产生了一定意义上的积极作用对于国有银行的挽救和改造占有巨大资源的商业银行05JJD790080)的阶段性成果。课题负责人:徐传谌;课题执笔人:黄丽华,齐树天 作者简介:徐传谌(1953),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齐树天(1978),博士。QI Shutian (Center for China Public Sector Economy Research in Jilin University, Jilin Changchun 130012) (Strategic Development Department, Bank of China, Beijing, 10081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rofit efficiency trend and their influence factors of 14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from 1994 to 2004 are investigated.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wnership reform of China’s banking sectors played a certain affirmative role; The policies made by government to save and activate the state-owned banks worked very well in the short term; Risk factors affect the profit-making ability of China’s banking sectors. The introduction of risk variables helps to enhance the bank efficiency. Our debate provides evidence for an important result that, commercial banks still can not optimize their profits in the face of a rapid-developing market, while innovating management institution and strengthened market competition are becoming the main task of Chinese financial reforming. Key Words: China; Commercial Bank; Profit Efficiency 一、引 言 自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商业银行发展的在于市场竞争能力切实提高,核心内涵效率的不断改有鉴于此,本立足有关问题的经验成果,借鉴国外成熟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情况分析因素具体。:第一,面对迅速成长的金融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学者对于金融机构利润效率的实证研究日益兴起从研究方法角度看,参数边界分析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不同方法在统计结果上的区别仍然没有新的变化;此外,在银行效率的估计中考虑风险因素的影响及衡量,也构成了这一时期相关文献的讨论重点。本节兹将主要文献的研究结论概述如下: Berger, Hancock and Humphrey (1993)应用参数边界法对美国储蓄机构的利润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此文可视为金融机构利润效率统计测量的开端。该项研究提出以利润函数(profit function)作为衡量银行经营效率的标准,并对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Berger et al. (1993) 以1984年到1989年美国的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其结论显示,产出非效率大于投入非效率,表明样本银行的经营效率匮乏可归因于收入创造能力过低,而非投入了过多的成本;此外,研究结果还说明,技术效率对于配置效率产生了主导性影响,利润来源的持续、稳定增长(而非资源使用的正确配置)是影响样本银行拓展利润活动效果的主要因素。 Berger et al. (1997) 使用DFA边界分析方法考察了1980年代美国资产总额超过1兆美元的银行合并前后利润效率的变动情况。实证结果发现,合并后银行的利润效率会高出未合并银行16个百分点,且合并在提高银行利润的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