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文化到公共文化:方岩庙会的现代传承.pdfVIP

从边缘文化到公共文化:方岩庙会的现代传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9 卷第 4 期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2016 年 7 月 Vol 29, No 4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Jul, 2016 从边缘文化到公共文化:方岩庙会的 现代传承 1 2 万 军 ,张瑞迪 (1.温州大学图书馆,浙江温州 325035 ;2.哈尔滨市天天向上教育培训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 要:方岩庙会在现代社会变革中曾被当作落后文化而处于边缘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回归民众日常 生活并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而成为社会公共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应使 当地民众保持在方岩庙会活动中的主体性,并使民间文艺展演保持生活化和本真性状态,防止其非自 然的 “雅化”倾向。 关键词:边缘文化;公共文化;方岩庙会;胡公崇拜 中图分类号:B933 ;K8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6)04-0033-07 DOI :10.3875/j.issn.1674-3555.2016.04.005 本文的 PDF 文件可以从 xuebao.wzu.edu.cn 获得 “胡公庙会”也叫 “方岩庙会”,是南宋末年以来在浙江地区形成的为纪念宋代名臣胡则而 ① 举行的大型庙会。每年农历八月初至九月初九重阳节期间,永康一带各村 “联保” ,组队到方 岩山朝拜胡公,村民们在沿途和方岩山上展演当地民间艺术。东阳、磐安、武义、缙云等邻县民 众也纷纷组队前往方岩山拜胡公,还有从较远的义乌、衢州、温州、丽水、宁波等浙江其它地区 以及从江苏、安徽、江西、福建、上海、广西、广东等省来的大批朝拜者和观光者。 位于方岩山东侧的永康市方岩镇独松村是胡公庙会传承较为典型的村落,其 《打罗汉》和 《三 十六行》两项节目被列为省级重点传承基地,程锦文、程忠信等老人被列为胡公庙会习俗重点传 承人。该村规模较大,现有 960 多户人家,2 860 多人。该村村民以程姓为主,程姓约占全村总 人口的 94 %,其余有胡、邵、陈等小姓。该村设有 “胡公会”,独立组织本村每年的胡公庙会, 不用与其它村 “联保”。 本文以独松村的胡公庙会为考察重点,从社会变迁与文化地位转换的视角,分析胡公信仰与 方岩庙会在现代社会变迁与传承的轨迹。 一、传统时期方岩庙会的组织管理与主要程式 一般认为,胡公崇拜始于宋代,至明代形成规模较大、程式化的庙会,清代臻于鼎盛。据清 代应宝时 《重建胡公庙记》载,胡公庙的分布范围到清代时共计十府六十二县 (全省为十二府七 收稿日期:2016-01-15 作者简介:万军 (1963- ),男,安徽芜湖人,讲师,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及地方民俗 ① “联保”是由多村联合举办胡公庙会, 参加同一“联保” 的各村供奉一尊樟木雕刻的“胡公大帝”座像, 各村轮流 奉祀, 每年轮换. 34 温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 16)第 29 卷第 4 期 十六县),面积近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