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芜湖古城36景介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芜湖古城系列之一】萧家巷 萧家巷是芜湖古城内最著名、也是最复杂的街巷,其主巷道为南北走向,南从丁字街,北至东内街,全长290米,宽2米多。主巷东侧有两条平行的支巷,长约100米,东西走向,连接官沟沿。西侧还有一条支巷,与花街相接。清乾隆年间铺为弹石路面,20世纪80年代后改为水泥路面。 明末初期,萧家巷内曾有一处宅第,其主人寄情梅花。以“顶风傲雪晚节香”自勉。此人就是清初最著名的画家萧云从,因此这条小巷也改用萧家巷。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萧云从以78岁的高龄在此辞世,这一年,也是现存最早的《芜湖县志》问世之时,在这部《芜湖县志-街市》中的“县东大街”内已有“萧家巷”的记载。 萧家巷内还曾住过一个名叫汤鹏的铁匠,技艺高超。据记载,汤鹏与萧云从相邻而居,汤鹏一有空闲就跑去看萧云从作画,萧起初有点嫌弃他,最后萧发现了汤鹏的好学之意,俩人便成了忘年之交,后来经过萧云从的指点,汤将铁转变制成了画,成为了如今的最著名的民间非物质遗产----铁画。 萧家巷的建筑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曾毁于清军与太平军交战的炮火中,化为一片废墟。如今的萧家巷内现存的建筑房屋大都是在清末民初建造的,多处房屋都是深宅大院的中式建筑,显得威严而气派。 含有美好喻意精美的门钉装饰 古铜钱形状的通风口 萧云从(尺木)与汤鹏(天池) 芜湖铁画 【芜湖古城系列之二】南门湾 【芜湖古城系列之三】钟家庆故居 太平大路12号钟家庆故居 钟家庆(1937--1987),著名数学家,芜湖人。1956年,芜湖市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1962年,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为华罗庚教授的研究生。1968--1978年,任教于中国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1978年,调回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致力于多变函数与微分几何的研究,对于紧黎曼流行、拉普拉斯算子第一特征值,获得最佳估计;还与美国数学家莫毅明教授合作,证明了非负全纯双截曲率的紧凯勒--爱因斯坦流行必等度于紧的厄尔密对称空间,受到国内外数学界的高度评价,成为我国数学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鉴于其杰出的学术成果,提升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员,并任函数论研究室主任,为博士生导师,是我国屈指可数的优秀数学家,与杨乐、张广厚等同为数学界之中年精英。钟家庆长期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和其他大学讲课,指导研究生,三次应邀赴美,在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与交流。1987年2月,以最高评分荣获首届“陈省身数学奖”。同年4月12日,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突发心脏病,猝然去世,年仅50岁。 芜湖市第一中学内的钟家庆纪念铜像 钟家庆(后排左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家福 井巷内的泾县会馆界石 【芜湖古城系列之六】胡友成故居【芜湖古城系列之九】花街 【芜湖古城系列之十一】东寺街 东寺街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以前称为“东寺庙”,南北走向,南从东内街起,北至能仁寺(原胜利电影院旧址)止,全长约155米,宽4米左右。 东寺街北端曾是著名的东能仁寺,东寺街因位于寺之东边而得此名。东能仁寺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为东承天院,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赐名东能仁寺,极为显耀,成为芜湖四大名寺之一(另三座是:铁佛寺、广济寺、吉祥寺),可惜在咸丰年间(1851-1861年)毁于战火。光绪元年(1875年),在能仁寺废墟上建起一座关帝庙,供奉关羽神像,后又增供岳飞神像,称为关岳庙,解放后被拆,只留下了“东寺街”这条路名了。 清光绪八年(1882年),李鸿章之子李经方投资在关岳庙旧址兴建芜湖戏园,成为芜湖古城内最早的戏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名为东寺庙小戏园,成为庙会的演出场所,演出倒七戏、髦儿戏等地方戏曲。1953年6月,芜湖市文化部门在此建成了胜利电演院,后因芜湖古城改造,被拆。 古老的东寺街即将在古城改造中消失 【芜湖古城系列之十二】南正街 【芜湖古城系列之十四】小说大家张恨水的芜湖情结【芜湖古城系列之十五】厉鼎璋故居 【芜湖古城系列之十六】模范监狱【芜湖古城系列之十八】东内街【芜湖古城系列之十九】米市街 米市街形成于明代,甚至更早,清康熙《芜湖县志》在“县西大街”栏内已记载有“米市街”。传说东吴名将周瑜在此囤集米粮,故名米市街;另外一种说法是此街曾因米行云集而得名。 米市街为东西走向,东起东内街,与花街、十字街成直角相交,西至原后家巷,与油坊巷相连,并与太平大路垂直相交,全长170米,宽4米左右。 米市街虽然历史悠久,但却在清乾隆、嘉庆和民国的《芜湖县志》上消失了,继而出现的是一条名叫“刡子街”的街巷。刡子街又名刡子巷,因此街与花街相连,以出售竹制的妇女梳子用具“刡子”而得名。但是,民国八年《芜湖县志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